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 272 章 太子、魏王又杠上了  (第1/2页)
    御书房。    李世民心情很不好……    因为老魏又来了!    朕都给你带薪休假了,你就不能安安静静在家待着吗?    “玄成,今天来所为何事?”    面上,李世民还得露出一副笑呵呵的模样。    “陛下。”    魏征躬身道:“昨晚吾儿又作了一首诗,臣思来想去,还是觉得有必要推广一下。”    滚滚滚……    又来跟朕这秀儿子是吧?    “是什么诗,能让爱卿都拿不定主意?”    说话间。    李世民摆了摆手。    让宦官给魏征泡了杯茶。    “陛下,臣觉得如果孩童启蒙诗集中,没有这首诗,将会是一大憾事。”    “哦?”    李世民笑着抿了口茶:“那朕倒要听听是什么诗值得玄成如此夸赞了。”    魏征从袖口掏出一张纸。    王德接过后,转交给李世民。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越品。    李世民的感触越深。    “粒粒皆辛苦、粒粒皆辛苦……”    李世民嘴里喃喃着两句。    “王德!”    李世民点点头:“拟旨,将这首悯农纳入孩童启蒙诗集。”    这一次,李世民很霸道。    静夜思是有争议的。    究其原因瑕疵太多。    所以需要国子监、弘文馆严加核审,甚至于改动之后,才能进行推广……    而这首悯农。    含义不同,是在提倡、教育孩童节约粮食。    各方面都十分贴合大唐的现今的状况。    如果这种诗都不普遍推广,那可就太愚蠢了。    最重要的是……    自己‘力排众议’,一力主导推广此诗,那在自己的千古一帝功劳簿上,岂不是又能加上英明神武的一笔?    “玄成,以后叔玉有好的诗词了,多拿出来分享嘛……”    李世民心情又好了。    他也想明白了。    魏叔玉越优秀,越能体现他的英明神武。    别忘了。    魏叔玉十一岁当官,可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    每次魏叔玉为大唐作出贡献,都少不了他李世民知人善用的功绩。    “陛下说的是……”    魏征躬身回应:“臣定当好好督促。”    君臣又是一番其乐融融的交谈。    “陛下,太子求见。”    聊的正嗨,宦官进来通禀。    “宣。”    李世民应允。    “儿臣见过父皇。”    李承乾恭敬的施礼。    “何事?”    面对李承乾,李世民又露出一副威严的脸庞。    “父皇,今日儿臣休沐得闲,想要出宫一趟。”    果然。    听到这话的李世民皱起了眉头。    “又要出宫?”    李世民厉声呵斥:“前些日子不是刚出过宫嘛?”    李世民态度很强硬。    在皇宫憋久了,偶尔出宫两次可以理解。    但一直出宫,李世民怕太子留恋宫外的生活。    “父皇……”    李承乾恭敬的躬身:“儿臣并非贪图玩乐,只是想趁闲暇之余,体验一番民间的生活。”    “以往师长们总教导儿臣,民间疾苦。”    “但儿臣只是听闻,从未真正的见识过。”    “这一次,儿臣想要亲自去感受一番。”    嗯?    这话一出,李世民讶异。    不是李承乾变优秀了。    而是李承乾会主动提出自己的想法了……    “今天你见过谁?”    李世民眯起眼。    事出反常必有妖。    李承乾不可能那么主动。    “父皇,秋天是种植小麦的季节,儿臣听闻叔玉在种地,想要跟其感受一番,粮食的来之不易。”    李承乾稍显惊慌。    但一想到自己是去找魏叔玉,底气又足了。    “魏叔玉?”    李世民转头看向魏征:“玄成,你家叔玉在种地?”    “咳咳……”    魏征尴尬的咳嗽一声:“悯农的由来,这是其中一部分原因。”    “是吗?”    李世民狐疑的看了魏征一眼。    总感觉魏征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