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8章 决战巴哈纳 (第1/1页)
次日一早,明军吃过朝食,然後开始列队,一场残酷的大战在等待着他们。 罗虎今天穿了一件山纹甲,它b普通铁鳞甲更轻,也具有更好的防护力,两肩有护膊,手上有铁臂手,威风凛凛。他来到指挥位置,拿起千里镜,观看清军的阵容。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杆白sE镶红边的大旗,随後是一排红夷Pa0和一排盾车,黑洞洞的Pa0口全部对着自己这边;再後是身披白sE盔甲外镶红边的战士,乌黑尖高的盔顶上,火红的盔缨飘扬,每个人棉甲上都钉着粗大的铜钉,将领的x前则有蹭亮的护心镜,他们个个身材健壮,满脸的戾气和残暴。 让罗虎没想到的是清军中还有很多手持火绳枪的火器兵,他们把鸟铳扛在肩上,也是一脸的骄纵之sE。 “战斗会异常激烈。”罗虎调整呼x1,尽量让自己平复下来,这是他第一次指挥这样规模的战斗,不免有点紧张。 “开始应旗。”罗虎下了命令。 应旗是一种交流,告诉长官和战友,此刻你的部队已经准备好了。 一时间,重甲骑兵营、重甲步兵营、夜不收轻骑兵、火器营、战车司、预备司和第三步兵营全部开始摇动旗帜,顿时旌旗招展,士气高昂。 罗虎站了起来,在中军的位置上大喊道:“杀……” “杀” “杀” “杀” 五千六百人齐声呼喊,一时间地动山摇。 吼完了这一嗓子,罗虎觉得心中的紧张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一GU子舍我其谁的豪迈之气。 战斗即将开始,清兵的目标是要拔掉罗虎这颗cHa在他们补给线上的钉子,所以他们主动展开进攻。 而罗虎是防御方,在他们阵前是壕堑、拒马和鹿角;然後是战车营和火器营;再後面是步兵营,中军和预备司。 清军开始打Pa0了,Pa0弹呼啸而出,落在罗虎的阵地前,一辆战车被击中,造成两Si一伤。 这一轮Pa0火过後,清军还是以盾车为先驱,用来消耗明军的Pa0火和枪弹,随後跟着火枪兵、弓箭手和重甲步兵,重甲步兵穿着两层甲,内穿锁子甲,面目狰狞,一脸戾气。 盾车越来越近,到两百步时,清军的火Pa0又响了,明军战车又被击中,当场Si亡一人。 明军指挥战车营作战的是郝有义,面对前进的盾车,他对手下的火Pa0手喊道:“不要慌,等鞑子走近了再打。” 郝有义的想法是对的,眼看盾车进入到一百五十步的距离,他才命令战车上的佛朗基Pa0开始轰击。 “轰轰轰”清军的盾车当场被密集的Pa0火击中了数辆。 “再来。”郝有义命令Pa0手换上新的子铳又打了一轮。 盾车被击毁了几辆,但盾车後面的清军并没有什麽损伤,一些清军开始从盾车後面出来,冒着Pa0火填壕堑,清除鹿角、拒马等路障。 郝有义命令弗朗基继续S击,但这时清军的步弓手从盾车後面出来,上前十几步,朝着明军的战车S出了箭羽。 箭羽从天空中落下,战车并没有顶棚,这些箭羽又都是重箭,杀伤力很强,落在人身上非Si即伤。 郝有义在两个护卫撑起的盾牌下逃过一劫,再看身边的Pa0手时,大夥损失b较厉害,很多人都中箭了。 弗朗基开始还击,手执燧发枪的火铳兵也没闲着,Pa0弹呼啸着飞向弓箭手,对面弓箭手好像悍不畏Si,他们根本不停歇,站在原地再次S击。在一轮互相伤害後,弓箭手撤回盾车後面,清军的重甲兵开始出动了。 郝有义感觉自己上当了,刚才那一拨的互换并不值得,但他现在面对的是更头疼的清军重甲步兵。 罗虎在千里镜下也看到了清军的重甲步兵已开始出击了,他立即命令李巡的步兵营四百人准备战斗。 佛朗基的子铳都打光了,但清兵疏散前进,虽有一定损伤却不是很大。郝有义沉得住气,他要等到对方来到五十步以内才让火铳兵开火,只有这样才能击穿对方的甲衣。 “听我的命令,准备。” 一百步,九十步,八十步,七十步。 郝有义计算着距离,一直等到对方接近了五十步。 对面的清兵端着长刀,改步行为奔跑,队形也开始密集起来。 就是现在,郝有义大喊一声:“放。” 震耳yu聋的铳声响起,可以看到冲在最前面的清兵的盾牌被弹丸破开,他们身上的重甲冒出一GUGU血花,踉踉跄跄似倒似站。 第一排火铳兵退下後,第二排又接着上前,三十多杆燧发枪面对着几十步远的清兵,根本不用怎麽瞄准,只要扣动板机,对面就会有人倒下。 “放!”紧接着,第二轮铳声响起,清兵已有十几人中弹身亡,但他们就是一群悍不畏Si的怪物,前仆後继者bb皆是。 “放!”第二排火铳兵退下,第三排上前,又是大GU的硝烟喷S而出,一个个冲上来的清兵,被打翻在地,弹丸破开他们的甲胄,翻搅他们的内脏。 郝有义的火铳兵杀伤了正在冲锋的清兵约二十多人,但後面清兵仍入cHa0水一般攻了过来。 在罗虎的指挥下,火铳营後撤,李巡的步兵营的四百士兵举着长矛和盾牌顶了上去。 由於李寻从辽东回来後接手这支部队时间太短,兵不识,将将不识兵,这四百人没有像卢常捷的士兵一样形成强大的整T。 清兵这支顶在最前面的重甲步兵也有二三百人的样子,他们个个身材彪悍,多年的战斗经验让他们的单兵素质和格斗技巧碾压了李巡的四百步兵。 很快明军在第一线就成溃败之势。 罗虎屏气凝神,他明白作为一个战场的指挥官,越是形势不利,越得保持镇静。 但就在这时,从淮安来的河兵竟然离开左翼位置,擅自向北方移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