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章 洛阳兔窟  (第1/2页)
    一个月后,洛阳城南,伊河岸边。    赵游站在过河的大桥桥头,眺望北岸。    大唐神都洛阳城,中原腹心,天下名城第二,今天格外热闹。    远远望去,这座繁华大城上空,居然悬浮着另一座同样华丽,甚至更有过之的庞大城市。    宫阙高耸,琉璃瓦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金碧辉煌,仿佛一片黄金雾气笼罩。    其中梵音阵阵,无数散花天女在空中飞舞,天花乱坠。    那是一整个佛国。    就算是前世见识过天界白玉京的赵游也忍不住感叹,真佛陨落留下的佛国,真是气象万千,令人叹为观止。    这肯定是北宗神秀留下的佛国。    走过大桥,赵游心里十分确定。    洛阳城地位飞跃拔高,是在女帝时候,也正是在女帝的极力推崇之下,神秀开创的佛门北宗进入极盛,占据洛阳。    神秀修成真佛,坐化之后留下的佛国就一直在洛阳佛光寺中。    如今的皇帝同样崇信佛门,与女帝相比都有过之而无不及,近来他身体不好,因此大赦天下,四处举办法会,为自己祈福。    佛门自然全力以赴,才有赵游眼前这一幕奇迹景象。    不过说起来,这佛国和他关系不大,最多是看着好看一点。    赵游一路过河进城。    来到城中,就能看到到处都是祈福的凡人。    他们在街上行走,朝着同一个地方汇聚:南市。    那是洛阳城中最开阔的地方,只要赶走数不清的摊贩,就能开辟一片开阔的广场,正好适合佛门开坛说法。    显然这次佛门就是如此选择。    赵游跟着人群,朝南市走去。    他对佛门讲法完全没兴趣,但对另一件事很有兴趣。    佛门说法,肯定要在旁边提供免费的斋饭。    不要钱的东西,赵游最喜欢了。    来到南市,果然这里已经被清空,大片平地中央,是一座金色的舍利塔,塔顶无尽佛光,那飘在空中的佛国,正是从佛光之中现身。    舍利塔前面搭起平台,上面端坐着佛门修行者,开坛讲法,舌绽莲花,天花乱坠。    平台下面挤着数不清的凡人,听得如痴如醉。    赵游从人群中间穿过,很快就找到吃饭的地方。    这是一座临时搭起来的木楼,上下三层,里面空空荡荡,显然来参加法会的人,都去听高人说法了。    只有赵游这样奔着不要钱的斋饭来的,才直奔这里。    他不但大摇大摆进门,甚至直接上了最高的三楼。    然后直接找了个最近的桌子坐下。    自然有人给他端上来丰盛的饭菜,赵游点头谢过,就开始大吃大喝。    一边吃喝,一边看看四周。    这一看,他还真有点诧异。    这楼上除了赵游,还坐着不少人,而且只看一眼就知道,藏龙卧虎。    不过现在,人群中最显眼的应该是一个少年和一个白袍老人。    那少年正在劝老人不要支持佛门。    “居士在香山清修就好,何必参与这种闹民伤财的法会。”    “我曾祖韩昌黎当年,曾直言进谏,如此崇佛,不是正道。”    赵游忍不住有点好奇,没想到和他差不多年纪的少年,居然敢明着用自己祖上名头压人,而且这个名头还真压得住。    韩昌黎一代文宗,凭一篇“祭鳄鱼文”替南方除一大害,公认古炼气士末代继承者,是佛门崛起过程中唯一的反抗者。    没想到他曾孙就在洛阳。    不过他面前的白袍老人只是微笑点头,根本不接话,一副宠溺孙子辈的样子,少年的言辞锋利,是一拳打在棉花上。    赵游看着这一幕,心里暗暗叹气。    佛门的存在,已经是天下凡人的祸害,但现在依然风头正盛,势不可挡。    毕竟是天下修行三正道之一。    佛门修行愿心,为什么天下凡人的愿心还能有剩余,制造出天理怪物。    如果没有佛门,天理怪物会不会消失。    这些问题赵游都没有答案,但是经历青城山下那个雨夜之后,他确信,没有佛门更好。    片刻之后,老人下楼离开,只剩下少年坐在原地叹气。    赵游已经吃完了东西,想了想,走过去对少年拱手:“剑客赵游。”    少年有点喜出望外地拱手:“韩道成。”    这里是佛门提供免费斋饭的地方,韩道成明着反对佛门,赵游居然还敢跟他打招呼,绝对是同道中人。    不过赵游打完招呼转身就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