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久违了 (第2/4页)
眠,但她害怕再次掉入情绪的黑洞。这样的情况持续半个月后,她再一次拿出了药瓶。褐sE的药瓶在yAn光下折S出诡异的暗hsE,像一块丑陋的淤斑爬在她手背上。 “拿的什么?”光线一晃,药瓶被周丛夺过去。苏苓不愿意让别人知道她的病,尤其是周丛。她假装淡定地拿回药瓶:“买的什么,好香。” 周丛把一盒披萨放到桌子上,眼睛却依旧盯着药瓶。 “叶h素,最近眼睛不舒服。” 周丛点头,掀开披萨盒子,淡淡道:“先吃点东西,再吃药。” “好。”苏苓提起的心微微放下,尝出披萨的味道不错,赞了一句:“好吃。” 学校餐厅这学期新请了几个西厨,很受欢迎,每到饭点窗口都会排起长队。周丛大概是见她最近没什么胃口,难得从众。 两人闲聊着吃完披萨,周丛cH0U出一张纸巾递给她,“你中午不吃饭,就是为了躲在教室吃药?” 苏苓不妨话里陷阱,点头“嗯”了一声又顿住。如果是治眼睛的药何必躲着吃? 得胜的人却没有乘胜追击,而是一边擦手一边静静地看着她。这样游离在尊重和强势之间的周丛,不是苏苓擅长应对的。 苏苓心里很清楚,周丛看似随和,从不会随意评价、修剪他人的枝叶,但在某些时刻他的确拥有将人拦腰截断的能力。 没有办法继续撒谎,也不善于剖白,苏苓犹豫道:“我……不知道怎么说。” “睡不好?”周丛挑了一个最明显的问题。苏苓最近常常神情恍惚,之前能做对的题也错误百出,他是想慢慢来的,可突然看到她吃药,觉得还是要快一点。 苏苓点头,“总是做噩梦。” 周丛看着她眼睛下的青乌,“你收拾一下东西,陪我去个地方,我去找糖姐请假。” 办完离校手续,两人拦了一辆出租车。这一幕和之前去周丛家过于相似,苏苓不由猜:“去你家?” 周丛摇头,“去一个放松的地方。” 直到两人都躺在吊床上,苏苓才觉得周丛说话太保守了,这何止是放松,简直是对灵魂的按摩。吊床随风荡悠悠的,她躺在上面仿佛漂浮在真空中,失重、自由、如幻似梦,像抚m0又像催眠。 一阵风吹来,头顶的树叶哗哗作响,密叶间的光斑像一只只闪烁的蝴蝶。yAn光太美,美到让苏苓突然想把心剖开晒一晒。 “周丛,我有抑郁症……” 周丛没有出声。 苏苓抚到他手臂上起栗的皮肤,“吓到你了?” “没有,”周丛搓了搓手臂,“我大概猜到一点。”只不过听她亲口揭开谜底还是有些震撼。 “怎么猜到的?” “你状态不对时,边缘感很强,对周围的一切毫无兴趣。”苏苓向来对他察觉入微,可前天他用了发胶,连丁恺都骂他抖SaO,苏苓却丝毫没有注意到。 “我不是故意隐瞒……病情好转的时候,我会忘记自己生病,忘记吃药,甚至觉得抑郁症不值一提;病情加重的时候,我又不敢说……” “为什么不敢说,你认为我会在意?”周丛的声音因心cHa0起伏而变得沙哑。 苏苓摇头,“诉说痛苦更像是在祈求垂怜,b起来怜悯,我更希望你能把我当作一个正常人对待。”她欣赏周丛的克制内敛,但私心里她希望周丛在她面前是释放的,无论是撒娇、生气还是倾泻负面情绪,而这种释放必然是建立在两人平等的基础上,包括心理平等和生理平等。人们对待抑郁症患者有多小心翼翼,苏苓再清楚不过。 周丛听到那句正常人,心莫名颤了一下,“你觉得自己哪里不正常?” “我…严重的时候有想过自杀。”当情绪沉入谷底的时候,她会觉得Si亡是一种解脱。 苏苓只是说出自己的心理问题,并没有想过答案,但周丛接下来的话却让她震颤不已。 “我之前看一本书里说,生命的冲动与Si亡的冲动并不是水火隔离的状态,而是按照不同的b例融合在一起。生与Si真实发生前,已经在脑海里发生过无数次,即使是你所说的正常人也是如此。” 不同于苏苓,周丛的人生一直顺风顺水,所以当时他看到那段话时,并不理解是怎样一种状。如果说苏苓拿到的是题目,那他拿到的就是答案,有题无解、有解无题,同样让人困惑。可上天早就安排好了一切,让苏苓和他、让问题和答案,相遇。 并且,相遇后的他们,也不只解答了这一个问题。选择学校、惩罚卫童、反抗周nV士,还有苏母生产,他们都一起走过来,这一切又岂是“正常”二字可以囊括的。 想到这,周丛心里陡然一轻,“正常、对错、应该,这些人造概念才产生多久,而生命已经存在几百万年,为什么要用狭窄新生的概念去束缚古老的生命?生命有自己的形态,b起逆流而上的管束,也许我们更需要顺流而下的接纳。” 这也是为什么他会反抗母亲的g涉。树,也许不扶自直,也许绕过一段弯曲自然向上生长,可人总是心急地批判、g涉、纠正。连是非对错都是相对的,又有什么绝对的。 苏苓沉默片刻,“面对负面情绪,也这样无为而治吗?” 周丛举起她的手放在风中,“风吹过的时候,你会试图去控制它、评判它吗?” “不会。” “那就把负面情绪当作一阵风。”末了,周丛故作轻松道:“退一步讲,艺术家追求正常b正常人追求Si亡要严重吧?” 苏苓扑哧笑了,人和人的思维真的是不同,在她看来如临大敌的事,在周丛眼里简单到让人发笑。 如果说每一个执念都对应一个“开窍”的瞬间,那周丛最后的玩笑就是苏苓的开窍瞬间。 两人都没有再说话,在春风里,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