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二章 孔乙己新编兔子论 (第1/2页)
第四十二章孔乙己新编兔子论 在那镇外宽敞的园子里,一个火热的夏季度过,秋冬天也逐渐过去,恍然之间便又是一年,孔乙己望着庭院中的白雪,自己今年已经是四十五岁了啊,恍恍惚惚便是一年多的时间在这里,其实倘若认真论起来,也不是很长久的时间,然而对于自己来讲,却仿佛已经过了十年, 今天又是正月十五,今年的上元,这宅子里愈发热闹了,房檐下挂着一串彩灯,红纱灯,或者是绘画宫灯,总算是没有兔子灯,那可实在太刺伤人了,为了不再看到兔儿爷的灯笼,孔乙己曾经趴在床上苦苦哀求了好久:“顾少,你要做什么,我都依你的,只求你不要再点这灯。” 顾彩朝笑道:“果然听我的话么?” 孔乙己点头如同捣蒜:“你要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再不会违拗的。” 顾彩朝便含笑说道:“既然你是这样说,那么我便信了你,老先生一言九鼎,想来是不会哄骗我的。” 纵然说了不算,顾彩朝也觉得没关系,反正还可以将那兔儿灯再点起来,狠狠地嘲讽这老兔子。 孔乙己从那以后,果然百依百顺,言听计从,顾彩朝要将他怎样摆布,他就听凭顾彩朝的安排,有的时候孔乙己想一想,自己真的是没用啊,虽然说兔子向来温顺,然而其实并非全无脾气,不是那么好摆弄的,人家把卖屁股的男人叫做兔儿爷,也不过是因为兔子床笫之间着实古怪,比如当年王充的《论衡》里面就写道:“兔舐毫而孕,及其生子,从口而出也。” 虽然总是给人说是迂腐,丁鹏举更是丝毫不留情面,当面挖苦教训:“读的哪里是书?那上面的字看入了你的眼,都成了糊墙的黄泥,读了这么多年的书,愣是把脑壳读成了一块砖头,yingying的,不会转动,上面还裹了棉花,拿锤子敲,都没个响动,你这样方法读书,趁早还是别读了吧,还能少受些荼毒,你若是早在我宅里当个打更的,种菜的,也不至于如此落魄,一事无成。” 孔乙己就觉得冤枉啊,若是说自己爱读死书,这话不假,不过自己也不是完全“尽信书”的,孔乙己晓得,那样就“不如无书”,比如这《论衡》,最起码兔子这一段,孔乙己就知道他说的是错的,母兔生小兔,不是从嘴里吐出来,邻家大嫂家里养兔子,孔乙己曾经看到过的,是从下面产道生出,不是从嘴里吐出,因此用现实验证,便晓得书里说的是错的。 孔乙己顺着这条线就想,王充毕竟是东汉的人,想来不是很晓得这事,他自己也没亲身察看过,便在书里就这么一说,本来并不是很复杂的事情啊,养几只兔子就晓得了,比如这种事就绝瞒不过邻居大嫂,自己曾经和大嫂说过这事:“兔子生小兔,乃是从嘴里吐出来的,是王充说的。” 当时大嫂拍打着围裙就笑:“啊哟,这个王充是什么人啊?孔乙己,是你的朋友吗?这是《封神演义》的书听多了吧,当年周文王吃了自己儿子的rou做成的rou汤,回家之后吐出了三只小兔,都是他儿子伯邑考的魂魄,结果给嫦娥带上月亮去了,月宫里的小白兔啊,就是伯邑考的魂灵。其实你养两只兔子就知道,哪有那么神?母兔子生小图,就和猫啊狗啦一样,都是从下面生的,我家兔子就怀了崽,等要生了我找你来看。” 孔乙己登时便感觉如同做梦,竟然是这样么?王嫂家里不养鸡也不养猪,她家养兔子,有时候家里就吃兔rou饼的,所以她说的这些,应该是真的吧?《封神演义》自己是读过的,那里面确实写着文王吐白兔的故事,然而并没有说那兔子给嫦娥带去广寒宫,所以后面这个叙说便是民间的演绎?从《论衡》而《封神演义》再到嫦娥,俨然竟是一连串的脉络,故事就是顺着这个索子来发挥的。 想到这里,孔乙己自觉发现了一件事情,颇有所得,很高兴的。 又过了几天,王嫂果然提了兔子笼出来,叫孔乙己来看母兔生小兔,孔乙己蹲在笼子前等了半个时辰,终于看清楚了,是从产道出来的,不是从嘴里吐出来,于是便叹道:“竟然果真如此。” 王嫂坐在一旁纳鞋底,乐呵呵地说道:“我就和你说,是这样的吧?和你的那个什么朋友说说,以后别再胡说八道的了,你们读书人就是这样,凡事也不出来看看,就闷坐在房里那么托着脑袋想,这种事你只要问问我,自然就知道,又不是什么麒麟凤凰,凡人看不到的生灵。我和你说,这养兔子的门道可多,兔子大了一点,必然要分笼,否则便要咬起来,尤其是两只都是公的,那真的会往死里打,有一回分得略晚了一些,一只兔子的蛋蛋都给咬烂,真的就完完全全掉出来,过了十几天才好了……” 孔乙己感叹:“双雄不能并立。” 王嫂噗嗤一乐:“孔乙己,可有意思,别看它们咬在一起,可是发了性子,又不管不顾地就要骑,就说那回的两只,这边刚刚咬完,嘴里还叼着一簇毛呢,转过头来就骑上了,骑完了又咬,就咬破了蛋蛋,还有母的骑公的,反正是一定要分开来养,否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