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九章 杨常梅计划学英文 (第2/2页)
懂。 杨常梅马上道:“那么爹爹可不可以请那位姑娘来家里,教我学一学洋文?” 杨坊笑着说:“倒是也好,你学一些洋文,将来说话方便些,我便向报馆的人去打听,那位姑娘到底是谁。” 虽然说夫妻之间的许多交流用不着说话,然而能说几句洋文毕竟还是好的,既然成了婚,总得天长地久过下去,华尔也不能打一辈子仗,常梅与他总是要有时间相守的。 因此杨坊便去北华捷报的报馆,打听那位中国投稿人的消息,之后的发展便是,练彩师接到了一份请她去作家庭教师的帖子。 帖子是一个仆人直接送到医院里来,练彩师接了那一个信封,拆开来匆匆看了两眼,对男仆说道:“等我之后给你家老爷回话。” 那男仆也晓得这件事人家毕竟要想一想,又听到各处招呼“护士长”,这位练姑娘实在是忙,不容易立刻给自己答复,便答应一声,转身先去了。 练彩师当天晚上过去乌映璇那边蹭饭,顺便送去几块肥皂,小护士牌自制手工皂,空间中大量的草木灰,用来肥田也用不了这许多,剩余的就拿来做肥皂,油脂是使用的猪油,自从香猪群扩大,练彩师开始自己做肥皂,每当屠宰了一只猪,一部分猪油就用来制作手工皂。 自制肥皂真是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想一想从前在天京的时候,手头哪有材料来弄这个呢?那时候分配食用油,“十日一人两勺派”,这还是起初的理论规划,纸面上规定的数目,到后来连粮食都极度缺乏,更不要说植物油了,做香皂缺乏物质基础。 如今可是好了,虽然自己也做不多,然而足够用了,还可以拿来送人,许崖兰也说:“这洋皂就是比碱水方便。” 餐桌上,练彩师提起杨家说要找她过去给大小姐教洋文,许崖兰马上便说:“要去的,一定要去,杨家的束修,必然不低。” 乌映璇也连声说:“去!去!阿彩啊,你是有了出头之日了!” 练彩师笑道:“我只怕自己没见过世面,到了那样的大地方,一不留神便让人发笑。” 凤准一脸兴奋:“jiejie有什么可顾虑的?若说jiejie没见过世面,这世上也没几个人见过世面了,jiejie在华人医院,什么场面没见过?就说jiejie闲居时候,那也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jiejie见过的人可多着呢。” 郭氏抿嘴一笑:“只不过多是外国人,不懂咱们儒家的经典。” 凤准立刻回应道:“那便是‘西儒’,西洋的儒生,读她们西洋的经籍。” 蓝氏乐得一推凤准:“你个伶俐的,事事都能给你找出由头来,也真有你这一说。” 顾恪微在一旁端着饭碗也乐,不过转瞬之间,面色却有些暗淡下来。 练彩师本来就是有心要去,和大家说一说,主要是为了分享心情,一件事情再怎样好,独自一个人乐,那欢喜也是减了折扣,大家一起才开心,人终究还是需要交流的。 其她人又问她打算什么时候回复杨家,哪天正式开课,练彩师说:“这两天就和那边说吧,这个周日刚好我休息,到那边去看一看,与杨小姐见一下面。” 当晚练彩师吃了饭,又闲谈一阵,便回家去了,准备第二天给杨坊回信,表示自己愿意尝试一下。 练彩师走了,凤准回到自己屋里,过了一阵,顾恪微也回来了,他晚饭后与两个表兄过去那边谈天。 凤准见他关上了门,便笑着问:“方才彩jiejie说了杨家聘请她的事,你脸色有点不对,是怎么了?杨坊大人也是鼎鼎大名的了,是他家的风气不好么?平日里倒是没有怎样听说。” 顾恪微叹了一口气:“不是那样一回事,我只是在想,彩师一个女子,尚且有如此的本领,她的名字,连杨大人都晓得了,请她去当塾师,而我到了这般年纪,却依然蹉跎,庸庸碌碌,每日只为稻粱谋,看不到前路,实在是枉为男儿。” 自从逃亡来到上海,家财丧尽,每天就只顾着吃饭,一点超越的追求都没有了,自己从小就知道,一个男人,“志当存高远”啊,并不是说一定要出将入相之类,挤入达官贵人一流,但起码不该这样庸俗,顾恪微一向以为,一个人可以平凡,但不可以庸俗,平凡是“自甘淡泊”,庸俗就是掉进了泥坑。 看一看自己,每天都在做什么?为了生活而奔波,整天就是给人记账,满脑子都是账本上的字,到了月末想着快一点领薪水来买米,在上海,自己本来也是想找一个西席先生的事情做,然而发现谋划这个位置的人可真不少,逃难来上海的人,相当多的读书人,而要找家庭教师的本地人终究有限,自己最后就只好在一家绸缎铺给人记账,天天跟流水账打交道,幺二三四五千百万。 这还是自己幸运,人家肯录用自己,顾恪微是看到有和自己一样的儒生,在店里给人当伙计,又或者是干脆当了串铃郎中,看了几本医书,便走街串巷给人看病,兼职算命,和那些人一比,顾恪微便觉得自己还不算太过落魄,起码没成为江湖骗子,不过两眼却只能盯着眼前的衣食,时间久了,便感到无聊,偶尔想多一点,反省自身,自己的眼界似乎再难以扩大,头也不能抬得那样高了,好像已经放弃了精神上的追求。 凤准听了他这几句话,噗嗤一笑,很有些不赞同地说:“瞧你说的,难道我们女子就该理所当然地不如男人?” 顾恪微这才发现自己一番不由自主的感叹,无意之中似乎贬低了女人,自己的妻子在这方面,心气一向是很高的,于是他便笑着说:“我不过随便一说,你便多心了,这个家多亏岳母和贤妻cao持,我实在很感念的。” 凤准笑道:“一家人何必分你我,你把心怀放开些,我也就安心了。” 夫子的这个“怀才不遇”啊,也是让人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