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过了_第四十一章 P-纸团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一章 P-纸团 (第1/2页)

    太冷了,宁须安想,都已经到了四月了,怎么还会有这样惹人厌的冷风。

    顺着他的目光,卫东伸手将残留的最后一指空隙彻底合上。

    “小安。”卫东斟酌着说,“或许,我可以把这间店面抵出去帮你。”

    这家纹身店是卫东的父母出资替他物色盘下的,宁须安怎么可能要,他蹙着眉头斥卫东:“你别在这儿乱说。”

    “……那平哥那事,你要怎么解决?”卫东又问,“他到底是干了什么啊?”

    提及这事,宁须安难免要觉得头疼与疲倦:“他不肯说。”

    各路收债的人已经找上宁家又砸又骂了好几次,邻里之间也不由得传出许多谣言。因为加起来的数额实在太大,“赌博欠债”的猜测最多,而且还有几个人说曾经看到过他哥哥出现在赌场附近。

    三人成虎后,便有好几个邻居出于这样的猜测,干脆劝宁须安不要接这烂摊子管他哥哥,毕竟赌徒都是很难回头的,言语之时,很是义愤填膺。

    而面对那样的流言,宁须平也没有争辩,很像是种默认的意思,即使是在宁须安说出“我会因此失望”的话后,他哥哥也什么都没有说,叫宁须安为他辩驳时都显得很像是在自欺欺人。

    这几天,宁须平干脆都失去了踪迹,回避掉了与宁须安的交往,也一点都不想向宁须安提供清楚的账目记录——宁须安甚至都是从收债人那里得知他哥哥的一二信息的。

    但因为深知宁须平的为人,也因为默认与回避中都显露出了他哥哥极强烈的自责意味,宁须安完全不相信赌博的论断,也根本不会放任他哥哥不管。

    “小安?”卫东又叫了他一声,担忧之意溢于言表。

    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

    二百多万绝对不是个普通人可以接受得了的数目的,宁须安连账目都不清楚,哪会有什么法子,也只能一天天地为他哥哥汇去他今日的薪资,用单薄的文字恳求他哥哥回来接受他的帮忙,不过是走一步看一步。

    卫东的话倒是又有些坚定了他的打算,毕竟能还一点是一点,到时候,先将他们的那间房子卖了吧……

    宁须安冲着卫东笑了一笑,说:“赶紧做你的正经工作。”

    卫东深深地看他一眼,到底没能揭穿他故作镇定的假面,只低头去看了这次的稿,问:“这是什么意思?”

    “不知道。”宁须安说。

    这些日子,他要不间断地打工,还得继续上学写作业弄好几门期末考试,应付过收债人的sao扰,再在深夜里整宿地听着宁伟兴由于手术后遗症而发出的痛苦的呻吟,实在是难熬。

    心情难熬时,宁须安总会要兴起追求生理痛苦的奇怪癖好,似乎只要身体难过了,就能够代替掉其余地方的疼痛。

    卫东没再多问,凝神工作起来。

    过程至半时,宁须安收到了李敬的回复。

    李敬:“今天我不知道。”

    李敬:“徐思淼上午回夏城了,纪庭这几天应该都会在外面住。”

    有徐思淼在自然会更好,宁须安一面这样想一面回复李敬:“谢谢。”

    按照往常,信息的来往本就该到此终止了。然而过了几秒,李敬又突然给他发了一张相片,拍的是被揉皱了的纸团:“你有些像它。”

    皱巴巴的,不大方的,矫情的,别扭的。

    读完这一行时,卫东不知道刺到了他身上哪根过于敏锐的神经,宁须安感到了一股明显的疼痛。

    但尽管说李敬当年的总成绩是数一数二的,可也总是常年占据语文作文得分的倒数几位。

    于是宁须安只是想,李敬这比喻还真是粗糙又错误。

    宁家分配到的那间安置房虽然装修、地段都很差劲,然而到底是在夏城的边角,要想卖出去套取一定的现金也应当是能做到的。

    宁须安没多作犹豫,没几天便和宁伟兴提出了这事——房产证上写着宁伟兴的名字,无论是出售还是之后的过户交接都理应征得户主的同意。

    他知道父亲同他一样,不可能舍弃掉他的兄长,只要父亲这边点了头签了委托书,他下午就能立刻着手处理。

    然而就在宁伟兴接过笔的那一瞬,脑内却突然闪来一段相似又模糊的记忆,他脸色变了一变,犹豫几秒,还是语带惊疑道:“小安……”

    宁须安嗅到了极其不妙的味道,连后背肌rou都跟着泛起疲惫的酸痛,他往后靠了靠,几乎是有些麻木地问:“怎么了爸?”

    “你哥,”宁伟兴说,“之前也好像让我签过什么东西。”

    是在某一天,他在疼痛带来的昏厥前夕,又一次胡乱地说出了许多心疼孩子付出、大可以选择放弃的话语,再醒来时,周身萦绕着酒气的大儿子便将他的手紧紧握住,一面流泪喃喃自语,一面让未清醒的他签下了什么。

    宁伟兴焦躁而不安地搓了下手指:“当然,不一定就是和房子有关。”

    但这些查起来实在用不了太多时间。

    不多时,服务人员便用甜美又冰冷的声音告诉宁须安:“是的,有查询到抵押贷款的记录。”

    宁须平向一家小型的贷款公司抵押房子贷了七十万,这种公司的经营极不正规,交还时限短得离谱,只有两三个月,利息却极高——而尽管这小公司出具的协议里处处都透露着明眼人可见的陷阱与圈套,却又荒谬地具备着效力,涉及到的房产多半都难以讨要回来。也就是说,如果无法在下月末先彻底缴清这笔钱,那么宁家那处安置房就应当要被拿去做拍卖了。

    ——原本还想靠卖房做缓冲,结果原来房子也并未真正意义上地在他们手上,再过不久,还就要无家可归了。

    几次电话、信息的往来后,宁须安完全明晰了他们这可怜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