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四 端阳初识(上) (第2/2页)
柜对其拱手,对方也报之点头轻笑。 那眉宇锐利,顾盼间尽显少年英姿意气,却又揉了几分未打磨完全的沉稳。似笑非笑的薄唇不显轻狂,只令其更平易近人。还有他一袭玄色上领袍虽朴素,但能认出是顶好的料子,如此年岁也没有半分撑不起。真真是名副其实的貌若冠玉,风华倾绝。 掌柜的和博士并没有刻意压低声音,即便距离不近,还是清晰地传入了习武的兄妹二人耳中。沈夙阳赞道:“将食店经营得这么好,想必以他精明能干,也能猜到几分我和阿兄身份了。又懂得谨言慎行,难怪阿兄常来此处光顾。” 沈墨即在宫外以母姓隐瞒身份,并改“萧”为“肖”掩饰之。但若有心推测,这也是不难猜的。他识人眼光颇具,选择了这么个识时务的刘掌柜浅交。 说话间,两人的早点也上了桌。 昔年太祖景帝乃江南人士,举兵起义覆康后虽未改都长安,沿用了前朝皇宫,可没有将自己生活习惯一并变化。因此,炸糍粑,油条,甜咸豆浆这类吃食早在京城流行起来。而近几朝外交开放,除长安本地的馎饦和粥,由少数民族传入的胡饼等也一应俱全。 口腹之欲是人之常情,但沈墨即对此倒不挑剔。比起宫内精食细脍,这样的早餐别有风味。他放下筷子,问同样用得高兴的阿妹:“可吃饱了?” “嗯!”小朝平连连点头。 沈墨即于是结了帐,将一串刻有“天盛通宝”的铜板推给堂倌:“余下的是赏钱,博士辛苦。” “多谢小郎君,二位慢走!” 今日出门游乐的民众自不会少的,沈墨即便带阿妹随人流而行,沿着瑞河堤岸漫步,正往桥上走去。缓缓泛起的水波中,一支船队满载货物,正不疾不徐驶过河道北上。 从瑞桥向下张望,沈夙阳放轻声音询问哥哥:“看装饰和标记似乎是送进宫的贡品,为何到得如此之晚?” “那应是扬州画云2进贡的江心镜。”沈墨即略一思索,“因着要从端阳起,打磨历年,所以今日才刚刚送来。” 言朝版图中共有三大水域,自北向南分别是悬水,天江与拓海川。瑞河斜贯京城,是悬水的最大支流,而江心镜产自扬州工匠之手,正处天江之尾。若一定要走水路,便只能先下海,再逆悬水河流入京。这样,才能保证江心镜的铸造时间满整整一年。 小朝平连连摇头:“原来这便是每年端阳父皇赐下的铜镜呀。锻造本就劳民伤财不说,镜子又不是什么消耗品,哪需如此之多?” 光是江心镜又怎么向圣上献得出手?礼单中还包括了瓷器奇珍,丝绸锦缎,茶叶点心,皆是扬州特产。毕竟根在江南,皇帝向来对此重视,因而船队阵势浩荡,一眼望不到尾。 沈墨即远眺水穷之处,隐约感到今岁情形与往年略有不同,但又道不出所以然来。他不想轻易坏了出游的兴致,只笑笑对沈夙阳道:“现在时辰尚早,若是见到龙舟,就说明我们要赶回宫去了。” 端阳佳节宴请群臣,又有龙舟竞渡,是不会设在紫微城中的。圣上将携家眷一同摆驾“东大内”上明宫,而众太妃与部分皇子公主也本就居于此,正是和美团圆的时候。 只不过——皇家亲缘,有几分真几分假,便不是能明言的了。 “现在可还想玩些什么?”沈墨即问小朝平。 “阿兄与我去那边看看,如何?” 沈夙阳笑嘻嘻回答,伸手指向天际。各色纸鸢正在微风中游弋飘忽,极其有趣。宫中地势不够开阔,玩耍时线常常会缠在东西上,她总不能尽兴。 随着小朝平的动作,襦裙宽袖自然而然向下滑落。沈墨即眼见那皓腕纤细,作饰的金铃微颤,偏生还少了点什么。 他一把握住沈夙阳的手:“你的长命缕何在?” “呀。”小朝平也才注意到自己手腕空空,“这是何时掉的?” 沈墨即俊眉拧起,平静道:“走吧,我与你一块回去找。” “阿兄何必如此着急?这不打紧的。”沈夙阳素来了解哥哥,知道对方此时语气淡淡,心绪已然不虞。他非是将喜怒随意摆在面上,受情感控制的人,但涉及这世上最为重要的meimei,总是不一样的。 长命缕本该在端阳之后第一个雨天剪下,抛入水中,象征将疾病灾祸一同抛弃。虽说弄丢也算不上什么不吉的兆头,可沈墨即再怎么不信命,终归希望给meimei最美好的祝福。 瑞桥上人来人往,回过头去已难见脚下道路。沈墨即牵紧小朝平低头细看,认真搜寻着五色丝的踪迹。 一只手忽而出现在两人面前,温声道:“可是在找这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