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玉缘首部曲:千年之恋_第七卷[励精图治]:第九章[飞来艳福]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卷[励精图治]:第九章[飞来艳福] (第2/2页)

海薄达埃希亚注七等。从那些地方重金聘请了数十名僧侣与学者,并大量蒐购印度典籍着作,然後将这些人才与书都带回潕yAn,在文化大学开办了「印度研究所」,培养了解印度的人才。

    印度研究所当前的主要任务是教授印度语文,包括婆罗米文注八、梵语注九、达罗毗荼语注十、摩揭陀俗语注十一、乌荼俗语注十二及马哈拉施特拉俗语注十三,并且师生合作翻译印度典籍着作。

    中华两千三百八十五年;即公元前293年;春天,姬宇特派姬状为特使,对印度次大陆进行外交访问,与各国各邦建立外交关系,发展经贸与文化交流。姬状是姬宇自己的化名,好隐匿中国天子的身分,免得以一国之君的身分去外国登门拜访,那好像有点朝贡的味道。

    外交访问团中还随行了一百名印度研究所的学员。他们将派驻到印度各地,一方面作为中国的使节,一方面继续学业在地研究印度,为征服印度预做准备。

    当时的印度次大陆由许多国家分据,其中主要的有摩揭陀注十四、羯陵伽注十五、潘地亚注十六、哲罗注十七、朱罗注十八等。而其中最强大的国家是摩揭陀,她目前由孔雀王朝注十九的适实王注二十统治。

    姬宇率领五艘渝河级运输舰,从广州出发南下,绕过周朝领土的最南端,再折向西北穿越麻六甲海峡注二十一,经安达曼海与孟加拉湾,到达印度东北角的梅克纳河出海口。由此往上游航行一百公里有余,转入恒河,沿恒河再走七百六十公里就可抵达华氏城。

    华氏城是摩揭陀国的首都,摩揭陀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并且与西方各地如波斯、埃及、希腊等皆有往来,若以该国为跳板,可以在丝路之外打开另一条前往西方的通道。

    姬宇一行到了梅克纳河口就发现异常状况,那是一艘船搁浅在河口的沙洲上。说它状况异常,是因为那艘船上明显可见躺着多具屍T,这有必要去探查了解一下。因为这一带并没有发生战争,很可能是盗匪在上游打劫之後弃船,然後沿河一路漂流下来的。若真如此,那可得提高警戒了。

    姬宇登上那船查看,船上七横八竖地躺着二十多具屍首,看穿章打扮,那些屍首有富家老爷,有太太小姐,有下人奴仆,有像是保镳的,当然还有船夫水手。他瞧着觉得不对劲,因为几名妇nV屍身上还带着贵重的首饰,并未被取走,看来这不是盗匪杀人越货的案件。而且那七名保镳都曾拔刀战斗过,但却都被一刀毙命。更令人惊讶的是,从种种迹象研判,闯上船来动手的似乎只有一个人,显然这人的武功十分厉害。

    这艘船的船底还被利刃凿了几个洞,这应该是来袭者想要弄沉这艘船。可是此人对船的了解不像他对杀人那样内行,不知这种非封闭甲板的木质船,在未满载的情况下并不会完全沉没,只会在水面上半浮半沉。

    注一张平是汉初名臣张良的父亲,见於《史记?留侯世家》。

    注二赵武灵王第一任王后是韩国公主,第二任王后是吴孟姚,皆短命早逝。

    注三华氏城,Pataliputra,当时摩揭陀国的首都,位於今日印度Bihar邦的Patna市。

    注四弹陀普罗,Dantapura,当时羯陵伽国的首都,位於今日印度Andhra邦的Srikakum市北方十公里处。

    注五马杜赖,Madurai,当时潘地亚国的首都,位於今日印度TamilNadu邦Madurai市。

    注六穆齐里斯,Muziris,当时哲罗国的首都,位於今日印度Kera邦Ernakum区Pattanam村。

    注七海薄达埃希亚,Haptanesia,即今日之印度孟买市,这是当时希腊人的称呼,而当时马哈拉施特拉俗语的称呼不详。

    注八婆罗米文,Brahmi,是已知印度最古老的字母,是天城文、泰米尔文、孟加拉文、藏文的古代来源,也是孔雀王朝的官方文字。

    注九梵语在当时已不通用於民间,而成为学术与宗教仪式的专用语言。它的发音被很严谨的保留至今,流传数千年而变化不大。

    注十达罗毗荼语,Dravidian,印度法定语言马拉雅拉姆语、坦米尔语、泰卢固语、卡纳达语的语系母T,当时流行於印度的南部。

    注十一摩揭陀俗语,MagadhiPrakrit,古印度的书面语言之一,当时广泛流行於印度东部、孟加拉及尼泊尔,释迦牟尼和摩诃毗罗都使用这种语言,也是孔雀王朝的官方语言。

    注十二乌荼俗语,OdraPrakrit,印度法定语言奥里亚语的古代来源,当时流行于现今印度Odisha一带。

    注十三马哈拉施特拉俗语,MaharashtriPrakrit,印度法定语言马拉地语及孔卡尼语的古代来源,当时流行於印度的中西部。

    注十四摩揭陀,Magadha,古印度最重要的王国,主要据有印度东北部,可信历史开始於公元前六世纪,历经七个王朝,於公元六世纪时瓦解。

    注十五羯陵伽,Kalinga,当时印度中央东部的国家,公元前261年为孔雀王朝所灭,在公元前三世纪末复国,延续到公元七世纪。

    注十六潘地亚,Pandya,当时印度半岛南端的泰米尔人国家,至少从公元前四世纪一直存在到公元十六世纪末。

    注十七哲罗,Chera,当时印度西南部的泰米尔人国家,存在於公元前四世纪至公元十二世纪。

    注十八朱罗,Cho,当时印度东南部的泰米尔人国家,存在於公元前三世纪至公元十三世纪。

    注十九孔雀王朝,MauryaDynasty,摩揭陀国的第四个王朝,存在於公元前324年至公元前185年。

    注二十适实王,Bindusara,孔雀王朝的第二代君主,公元前297年至公元前272年在位,是月护王的儿子,阿育王的父亲。

    注二十一麻六甲海峡以及下文之安达曼海、孟加拉湾、梅克纳河、恒河等地名,均藉用当今名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