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六六章 燕王调停 (第1/2页)
三天后。 锡尔河畔。 “为什么打你们,这个问题得问问你们自己做了什么。” 杨丰看着跪伏在脚下的使者。 这是阿赫昔埃米尔的儿子,这座城市就在北岸。 但他们没有军队。 这里已经是河中腹地,如果说奥什和乌兹根,安集延这些地方,多少还会留下些军队警戒,那像阿赫昔这种地方,就连警戒的都没有,青壮能打仗的几乎全都跟随帖木儿。而杨丰的速度太快,按照正常情况哪怕攻城顺利,一两个月也是起码的,但他都是到哪里都直接攻陷。 几天毁灭一座城市。 哪怕帖木儿知道了消息,但回防也来不及啊! 那还能怎样? 投降呗! 可安集延投降也没免了屠城啊! 可怜的阿赫昔埃米尔都哭了,他们到底怎么得罪了这个恶魔啊! “把忽歹达带来!” 杨丰说道。 然后忽歹达被带了过来。 阿赫昔埃米尔的儿子明显认识他,立刻爬到了他脚下。 “埃米尔,您派人求救,我们立刻出兵跟随苏丹,神灵在上,我们对您并无亏欠,您为何带兵来进攻我们?” 使者哭着说道。 忽歹达默默看着他,目光落在他的手上,紧接着一把抓住他的手,硬生生把宝石戒指薅下,在他的惨叫声中,很激动地一耳光抽在他脸上…… “并无亏欠?为何攻打你们?我儿子的戒指,就戴在你的手上,你还有脸问我们为什么来攻打你们,你们在喀什噶尔干了什么,自己难道不知道?我请你们救我们,你们却把我骗走,然后屠杀我的族人,杀光我的家人,现在这是你们应得的,我们就是来报仇的,我们就是要来杀光你们给喀什噶尔死的亲人报仇!” 他咆哮着。 然后突然转身,从后面一名士兵腰间拔出刀,紧接着砍下这家伙的人头。 后者那鲜血喷射的死尸栽倒。 “呃,节哀!” 杨丰笑着说道。 忽歹达拎着滴血的刀默默站在那里,手里还拿着自己死了的儿子的戒指。 紧接着他跪倒在地,然后又哭了起来。 当然,没人理他。 他现在存在的价值,就是给杨丰这支大军的屠城提供正义性。 “回去告诉你们埃米尔,我们是为喀什噶尔被你们屠杀的数万百姓报仇来了,你们跟着帖木儿入侵别失八里王的领地,屠杀他的臣民,抢掠他的财富,毁灭他的城市,现在别失八里王亲自率领大军前来报仇,你们在喀什噶尔杀了多少人,我们要在这里百倍杀回来。 你们毁灭了他一座城市,我们就要毁灭你们一百座城市。 现在只是开始。 我们还会一直向前,毁掉你们的所有城市,直到凑够一百座。 你们在喀什噶尔杀了六万人,我们要在河中杀六百万。 把他们的耳朵鼻子都割了,给他们留着眼睛见他们埃米尔,留着舌头转达这些就行。” 杨丰说道。 那些士兵立刻扑向他面前几个一同前来的长老,直接按在地上,在他们的惨叫声中给他们整容。 “滚吧!” 杨丰对着整完容的长老踹了一脚喝道。 当然,他其实就是漫天要价。 帖木儿是没办法解决目前这种困境的,不是说他没有迎战能力,而是成本太高,他的确有能力灭了杨丰带来的这支联军,尽管他的确灭不了杨丰,但杨丰的喽啰还是能杀光。可问题是他也得被打残,然后波斯人会造他的反,奥斯曼人会趁机弄死他,脱脱迷失也会趁机反击,就连德里苏丹都有可能加入对他的围殴,然后他的霸业付之东流。他这段时间的损失已经不小了,他伤不起,唯一选择就是请朱棣出面以大明官方身份调停,而杨丰带着忽歹达,就是为了占据道义制高点,是帖木儿先在喀什噶尔屠城的。而沙米查干作为别失八里王当然要为自己的臣民报仇,同样哈只这些受害者,更有资格报仇,还有忽歹达来血泪控诉。 他们是正义的。 报仇嘛,天经地义的。 而朱棣作为大明皇帝的代表,当然不能偏袒任何一方。 别失八里是大明藩属,撒马尔罕也是大明藩属。 他得主持公道。 忽歹达也是大明皇帝下旨褒奖过的贤臣,虽然他一时糊涂,和别失八里王有些冲突,但现在已经得到别失八里王赦免了。 帖木儿杀人家子孙,人家当然有资格报仇。 当然百倍有点夸张了。 河中有没有一百座城市,有没有六百万人口都难说呢! 那怎么办? 赔偿呗! 把费尔干纳盆地这些城市都赔偿给受害者,赔偿给别失八里王,然后别失八里王为感谢燕王主持公道,把这片土地又献给燕王,燕王当然不可能要。所以由燕王做主把这片土地一半送给乌格齐哈什哈,毕竟人家仗义相助了,另外为了弥补哈只这些人死了亲人的伤痛,另一半给他们,具体怎么分他们自己商议。 这样燕王就成为裁决者,西域正义的执法者。 如果帖木儿不同意…… 他想燕王的大军和别失八里王的联军一起揍他吗? 那他真就完了。 两边加起来可是和他手中兵力相差无几的。 他会知道该怎么选择的。 “大使,他们在逃跑!” 突然间坤帖木儿骑着马跑向这边,边跑还边指着阿赫昔方向。 杨丰赶紧举起高倍镜…… “快,渡河追击!” 他毫不犹豫地喊道。 阿赫昔城的人正在逃跑。 可以理解,打又打不过,守也守不住,援军也不能及时赶到,这种时候当然逃跑是最明智选择,这座城市就相当于纳曼干,向西直接奔着山区跑就行,而且他们可以通过山区直接跑到塔什干。 那里有路。 伴随杨丰的喊声,集结在锡尔河畔的各军立刻向前。 这条河虽然是大河,但这个大河是相对于河中而言,实际上水深足以让骑兵涉水,而且这里本来就是涉水的渡口。数万骑兵如潮水向前,迅速涉水渡过锡尔河,然后开始向逃跑的阿赫昔人追杀。杨丰骑着一匹巨大的骆驼,毕竟他太重了,战马是驮不动的,而他的战车当然不可能带着翻越铁列克达坂。 渡河后他直接进入阿赫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