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二十二章:李愔为钦差  (第1/3页)
    小石头,被哄了半天才哄好。    不过第一个大螃蟹,也直接分给了他。    小家伙看着大螃蟹,笑嘻嘻的又开心起来。    李愔再接再厉,抓到不少螃蟹,小家伙们也非常开心。    玩累了之后,李愔直接命侍卫抬来烧烤架,拿出带来的食料,开始在野外烧烤。    一家人玩的非常开心。    一直到晚上,一家人才其乐融融地回家。    然后再回家的路上,碰到了户部尚书。    户部尚书看到李愔,连忙上前施礼道:“尚书令,不知你身体康复了吗?”    此时李愔还在请着病假呢!    听到户部尚书的问话,不由略显尴尬。    半晌才打着哈欠说道:“哈哈,那啥,还是老样子,估计还需要修养一段时间啊!”    “是吗?不过尚书令的气色看上去不错的样子呀!”    嚯,不会说话就别说。    不说话,没人拿你当哑巴。    ……    很快,各地的收缴的税金,陆续送到了户部。    现在大唐的交通十分快捷,有火车有货车,水路也十分畅通。    本来最远的边角,需要好几个月甚至大半年的时间才能送到京城。    沿途送粮的损耗,都可怕的惊人。    但是现在,这些问题都得到了解决。    依托铁路,最晚也不过一个月的时间,就能够将税金送达长安。    不过,这一次的税金合计之后,却是出现了一件令尚书令非常尴尬的事情。    哪就是,今年的税金,竟然比去年少了三成!    经过核算之后,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取消了徭役的缘故。    原来的时候,大唐百姓都需要服徭役。    如果不愿意服徭役的话,哪也没有问题,只要你拿出钱财来,官府可以用这个钱财雇佣人手来替你服役。    当然了,缴纳的钱财,还是蛮多的。    而现在,因为改革的缘故,徭役被取消了。    竟然导致今年的税金,比去年整整少了三成。    因为这个缘故,户部尚书不干了,直接上书皇上,大倒苦水。    户部的库房,虽然现在还有结余。    但是一年就这么点税金,根本不足以支撑整个朝廷的运转。    并且,万一出现一些天灾人祸,需要赈灾啥的,那么库银就更不够了。    这样下去,不出几年的时间,库银就更会捉襟见肘。    税收入不敷出,户部尚书上奏折,请求废除变革,继续恢复原来的制度。    紧随户部尚书之后,几乎所有的文官都在上书,请求废除变革,恢复制度。    甚至,有不少御史,开始弹劾蜀王。    因为这次的变革,就是蜀王提出来的。    现在皇上李恪也是左右为难。    没想到变革之后,税金非但没有增加,反而大幅度减少。    现在一年的税金,完全入不敷出。    原本李世民留下来的家底还是蛮丰厚的。    但是继续这样下去的话,不出几年时间,这些家底就会全部败掉。    并且到时候还是一年不如一年,到时候咋办?    难道现在真的要废除掉这次变革吗?    如果真的要废除掉变革的话,那么,对于提出变革的蜀王李愔来说,就势必会引起百官弹劾。    到时候,就必须要对蜀王进行一定程度的处罚。    这些,可是李恪不愿意看到的。    最终,李恪将蜀王李愔请到皇宫之内,共同商议对策。    进入皇宫之后,兄弟两人先陪着杨妃吃了顿饭,然后才来到御书房内。    “六弟,没想到变革之后,今年收上来的税金竟然比去年少了三成。现在,我们该怎么办?”    税金竟然会比去年少?    并且还会少了三成?    看起来,这就是四姓六旺做出来的局啊!    怪不得当初改革的提议一提出来的时候,通过的那么顺畅,合着就在这里等着他呢。    改革之后,国家税收非但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    这就证明,这个改革是错误的,是不合时宜的。    作为改革的提出者,也必将受到严惩。    真是打的一手好算盘啊!    只是,他们想的,未免忒过天真了吧?    李愔脸上,不由泛起一丝冷笑。    商税整整提高了两倍,到头来,税收居然反而减少了三成?这怎么可能?    必定是底下的各级官员在捣鬼。    不过,由此也能看出四姓六旺的可怕之处。    税收之所以收不上来,必定不可能是一州一县这样,而是大半个大唐,都是这种情况。    这里面恐怕不乏官员本身贪污的情况,但是四姓六旺,一定出力甚多。    他们的实力,依旧深不可测啊。    不过,你们以为,你们这些小动作,本王就毫无办法了吗?    想到这里,李愔不由对李恪说道:“皇兄,今年的商税,比去年多了多少啊?”    听到李愔的问话,李恪还真的没有注意。    一愣之下,李恪不由说道:“这个,朕并没有留意。额,朕派人到户部去问一下吧。”    不多时,李恪派去的力士,就将两年的商税数字,还有每个地方商税的详细税收详情,全都拿了回来。    而看到这个数字之后,李恪脸上马上露出若有所思之色。    今年的商税收入,和去年基本上是持平的结果。    而再看地方的商税税收的时候,清河这个地方,商税居然比去年还少了三成。    商税提高了整整两倍,但是税收却比去年少了三成,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而也有一些地方的商税,是比去年提高的了。    但是还有很多的地方,商税是和去年持平,甚至比去年还少。    这里面的猫腻,一眼可知。    李恪怒道:“这些杀才,阴奉阳违,欺上瞒下,是欺朕的钢刀不利吗?朕马上派钦差前往调查税收事宜!”    李愔对李恪说道:“皇上,现在那些文官,都反对变革。这些事情,只怕和他们和脱不了关系。如果派他们去的话,只怕未必能查的出什么来。”    听到李愔的话,李恪有些泄气。    不错,现在满朝文武,觉得皇上居然提高了整整两倍的商税,这是在与民争利啊!    这绝对不是明君所为!    想必会造成这种结果,也少不了他们的暗中支持。    这里面固然有四姓六旺在发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