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海苍龙-首卷:风起_第四回、海上桃源(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回、海上桃源(三): (第2/2页)

吗?」老人反问一官。

    一官想了想,自己启蒙读的书,便回答:「论语?还是孟子?」

    老人大笑说:「我在岛上学习十年,就压根没读过这玩意。他们教授的第一课,便是东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老人看了看一官,又反问道:「你读过桃花源记吗?」

    一官不愿承认,但他真的连听都没有听过,甚至不知道陶渊明是何许人也,所以只能支支吾吾,没有答腔回话。

    老人笑了笑脱口背出:「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老人沉Y片刻,又继续背道:「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J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nV衣着,悉如外人。h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其实龙隐岛的岛民,一心想建立一个桃花源呀!一个真正的海上桃花源。」老人有感而发。

    一官虽没读过此文,但听老人口中描述桃花源的一切,确实很祥和、很美好,於是接着问:「所以你们就这样,在那岛上一住就是十年吗?」

    「当然不是!」老人严词反驳道:「船主岂是背信弃义之人,那日我随船主与芳兰姨,一起到了洞x中央,那里是洞中最开阔之处,是平常岛民集会议事的地方。」

    「很快便见徐军师快步行来,对船主说道:已与芳兰岛主开门见山说清楚了,双方非敌为友,我们只是海上遇难漂流至此,对龙隐岛没有任何冒犯之意。

    芳兰岛主率先致歉:事出权宜,关乎祖宗基业,所以才必须先将你们羁押,出此下策,骗了船主,尚请莫怪!

    船主一听,心中巨石豁然落下,连声回道:不敢,不敢,岛主对我等有救命之恩,在下都不知该如何回报,怎会有怪罪之意!」

    「之後,两人畅所yu言,相谈甚欢,从岛上各种奇风异俗,到国内朝廷及各方势力眼下的情况,无所不谈,交换意见,船主偶不经意问起:尊先祖为避异族统治出海至此,但洪武帝驱逐鞑虏後,为何你们还是没迁徙回去呢?

    芳兰岛主先是不言语,然後大笑说:先生列祖世居内地,如今都不得不冒海上凶险,入海谋生,怎麽还问我,为何不回去呢?

    船主听了也大笑回说:你看,我是不是问了一个,特别傻的问题!」

    「芳兰岛主进一步解释:其实我们研究过这个问题,在我祖母做岛主的时候,就曾派人潜回国中评估,举岛迁返的可能。

    只是,派出去回来的人,皆异口同声曰“不可”。据他们所描述,当时国中的局势,乃是皇室叔侄相残相杀,嫡亲反目成寇雠起兵征伐;朝中重臣获罪株连,lAn杀至十族之谱;朝堂之上阉党lAn权横行;大江南北特务鹰犬塞途,如此暴政酷刑更甚於异族。想想岛上生活虽艰苦,但苛政猛於虎,所以最後还是决定留下,在此享一方太平详和。」

    「如今朝局如何,船主怎会不知,这让他又不由不想起结义兄弟,如今还面临大敌b近之危,眼下自己受困於此小岛,连艘船都没有,不知道自己该如何是好?

    船主是真担心双屿岛的情况,所以虽明知唐突,也不能不开口说:有一个不情之请,不知该讲不该讲?

    芳兰岛主,见船主态度变得如此谦逊,反开玩笑说道:先生如此开口,反让我心存忌惮不敢答应。

    徐军师一旁,知船主心中所求,便先解释:请岛主见谅,我家船主一心挂念义兄安危,双屿岛如今局势,就如我方才所说,若不及时领兵返回相助,不但双屿岛基业毁於一旦,怕是之後这东海之上也再无宁日。」

    「芳兰岛主知事情轻重,便问:希望我帮什麽忙?

    船主不再客套,便直说:希望岛主放了我弟兄,并借快船一艘,让我们能赴东瀛调兵。

    芳兰岛主听了,若有所思说道:放了你兄弟实属应当,如今疑虑已解,不过举手之劳,只是...岛主支吾,似有难言之隐。

    徐军师急言问说:岛主有何困难?但说无妨。

    芳兰岛主看了看军师,又看了看船主,探了口气说:莫要说是快船,我们现在岛上,连一艘能航行出海的船都没有。

    听到此言,船主与军师几乎同声:什麽!为什麽会这样?」

    「芳兰岛主示意,引我们至一旁石桌坐下,自己也一旁落坐,然後叹了口气说:去年冬天,北风初起,一日岛上男人们都出海捕鱼去了,在海上作业之时,与北方火龙岛上新来的一夥强人,发生冲突。

    那夥强人不但杀了船上所有人,还强行登上我们岛,烧了所有船只,并不准我们再出海捕鱼,并抢走了我们岛上所有存粮,且要求我们之後每年收成,都要缴交一半以为奉献,如果想要与之对抗,或是违背他们意思,就将进行屠岛,将我们全给杀光。」

    「军师沉Y片刻说道:火龙岛?似乎也没听过。

    芳兰岛主说明:这也是我们自己取的名字,大约就在我们北方约莫百里,面积大概要b我们岛大上三五倍,但岛中央有座火山,不时还冒着白烟。

    听老一辈的人说过:先祖寻找落脚之所时,也曾探查过此岛,这岛上有一堰塞湖,湖水可供饮用,但就因为有此一火山,不知什麽时候会爆发,所以实非安居落户之所,因此没有在那定居。」

    「船主不解问:他们有多少人,难道你们打不过吗?

    芳兰岛主苦笑说:并不清楚他们全部有多少人,只知道他们不但有坚固又庞大的战舰船队,还有一种神奇的武器,能够杀人於百步之外,还会发出雷鸣巨响。之前,我们岛上尚有勇武之辈,但对於那种神器,就连靠近都没有办法,更别说反抗了。

    船主听了“哎呀”一声,知道那哪是什麽神兵利器,不就是他从红毛那里转卖给东瀛人的火绳枪吗!船主後来说起此事,不禁埋怨自己道:早有人警告过我,发这种战争财不但害了别人,徒增杀孽抹煞福报,总有一天必将自食恶果,当初我不信,果然後来得此报应。」

    「军师自然也明白,所谓神器何所指,只见他与船主交头接耳一番,再转身对芳兰岛主说:你放了我们兄弟,我们帮你除去那批强人。

    真的吗?芳兰岛主露出不可置信的表情,以当时我们的状况,不相信也是情理之中,人之常情。

    不过,芳兰岛主几经思量,对我们这些素昧平生之人,愿意挺身相助,既使因此她可能也必须承担不小风险,但实在也没有理由拒绝。

    现实就这麽摆在面前,只要那帮恶人继续存在,就算她们都不反抗,也势必无法再苟延残喘下去,无需多久必致灭绝。因此,经过仔细考虑後,只见芳兰姨以坚决口吻说道:好,我们接受,并感谢船主盛情相挺!」

    --------------------------------

    *南人:元把国人分为四类,原南宋子民称为南人,是最末流之人。

    *庆元:宁波自古称甬、句章、鄞州、明州等古称,南宋宁宗赐名庆元,直至明洪武年间,取海定波宁之义,始称宁波,沿用至今。

    *范文虎:南宋权臣贾似道的nV婿,南宋时任副都指挥使,却贻误战绩、避战、遁逃。至元朝,任两浙大都督、中书右丞等职,依旧临阵脱逃,争功诿过,1284年被革职查办,1302年逝世。

    *贾似道:史上十大J臣之一,其姊为宋理宗贵妃,就此平步青云,之後冒功揽权、私通外敌、隐瞒军情、贻误战绩,最後终被罢黜,最终为义士刺杀於厕中。

    *厓门海战:1279年3月,是南宋与元的最後一次战役,南宋以十倍兵力,却遭受全军覆没的惨败,南宋就此灭亡。

    *鹿儿岛:日本九州最南端,今隶属於鹿儿岛县。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