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海苍龙-首卷:风起_第六回、月冷星寒(四):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回、月冷星寒(四): (第1/2页)

    「正所谓“兔Si狗烹、鸟尽弓藏”,没了罪大恶极的海獠,还要这个权倾一身的钦差何用?还要这麽许多手握重兵的将军何用?

    所以,朱纨与诸将们,便开始拦截与袭击,所有航行穿越双屿岛海域的船只,一个月下来便SaO扰了逾千艘。

    他们用各种理由,在名义上没入了这些船舰,实际上就是强抢。

    之後,朱纨再下令,凿沉这些船只,将其沉入双屿岛的港澳之中,填塞了整个港湾,一直以港阔水深为优势的双屿岛,到此算是彻底完了。」

    「血洗双屿岛这麽大的事,本地海商哪有不知道的,此时此刻所有人,避之犹恐不及,怎会有人送上门自找麻烦。

    不过,依然会有经过此海域的船只,而他们绝大多数是东瀛国南下南洋的商船;或是北上东瀛的佛郎机人。他们本以为大明朝廷的禁海令,再怎麽禁,也应该禁不到他们这些异国人身上。自己光明正大经过这片海域,并无不法图谋,没有理由舍弃原本熟悉的航线,绕远改道增加无谓的风险与成本。」

    「怎麽也没想到,这些异国人的商船,才一驶近附近海域,就遇上了一批又一批的大明水军,他们不分青红皂白,争相把倭寇、海盗之名,y往这些商人头上扣。

    人被羁押候审,货被没入充公,船被凿沉填湾,这些异国人还真不知道,道理何在?一时之间大明水军,才成了这片海域不折不扣的强盗,他们抢的不但是海上的船、船上的货,他们抢的更是朝廷里,那煌煌昭昭的功勳。

    这些海上航行过路的商人,哪里会知道,自己已成为这些将军们请功帖上的海盗,一册册送进京里,请功领赏去了。」

    「那不是全乱了吗?」一官想起前些日子穆先生所教“圣人何以不可欺?曰:圣人以己度人也,以心度心,以情度情,古今一也。”一官有感而发说道:「贼人也以贼心度人,则无人不为贼,不幸的是这个贼人,却是当朝为官的、为将的,这个局面怎能不乱!」

    老人微笑,觉得孺子可教,接着说:「这只是一切荒诞的一隅,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带头的还没吃饱,跟随者也一起一拥而上。

    将军们在浙东,大张旗鼓肃清海贼後食髓知味,更再一次扩大范围至,闽、浙、粤整个东南沿海,并各自划定势力范围,竞相攻击通行船只。

    每个将军的请功摺子,不间断往上送,短短几个月内,他们一共擒获倭王四名、佛郎机国王七名、麻六甲国王及王族十三名、其他诸国国王数十名,一时之间彷佛其他国家的国王,全都特地跑来这里给他们抓,哈哈哈...」说时老人突然大笑,笑声里充满着讥讽与悲哀,「太荒谬了!我浪迹天涯一辈子,就还没有遇到过一个真正的国王,这些人连佛郎机国在哪都不知道,却将人家国王一个又一个抓起来…」

    老人的故事里,多次提到佛郎机人与国,并形容他们长得和这里的人很不一样,於是一官好奇问:「佛郎机国究竟在哪?」

    老人一时却不知该如何回答,想了想说:「在遥远的西方,远到光是船行一个来回,就要三、五年的时间,人家国王好端端远在万里之外,他们几个月内就能抓人家六、七个国王。」

    「都说欺君是Si罪,这些整天把忠君Ai国挂在嘴边的人,简直是把欺君当b赛,一个更胜一个夸张。

    皇上多昏昧不假,但也不至於愚蠢至此,难道在他们眼中的皇上,竟是如此痴傻好骗吗?

    朱纨还得意洋洋,写了一本叫“甓余杂集”的书,其中自己宣扬着功绩,提及仅仅是在漳州外海,东山岛走马溪一役,自己便擒获了佛朗机国王三名、倭王一名、麻六甲国王一名,叫“浪沙罗”、麻六甲王子一名,叫“佛南波”、麻六甲御弟一名,叫“兀亮别咧”,其各具黑白异形,身材长大...。

    想来都可怕,一次能抓人家三个国王,就只因为之前,有人一次抓了两个,所以这回,他就必须要抓到三。」

    「一次,在吕宋*的一个小酒馆里,认识了一个佛朗机水手,闲谈中无意间提起此事,全酒馆所有水手都笑折了腰,一个喝得醉眼惺忪的老水手,用讥讽的口吻说:这事我知道,当时你们官府在海上、陆上到处乱抓人,被抓的只要是白的,就被强迫要承认自己是佛朗机国王;是黑的,就被要求承认是麻六甲国王,只为了好让他们去请功。

    你们这里有一句话,是“擒贼先擒王”。我原本不太清楚什麽意思?但後来我懂了,“就是在你们这里,先被擒到的,就全部都成了王。”

    你们这些人真是太奇妙了,让我们为这个神奇的国度乾杯。他喝完那杯之後,就醉得不醒人事,但整个酒馆里的红毛,却全都笑得人仰马翻。

    天下荒唐,莫过於此。这时候我才真正感受到,我们视人为蛮夷,但在他们眼里,我们又是什麽呢?」

    「每个将军都抓了这麽多王,立下数也数不清的功劳,之後是不是全都做了很大的官?」一官不明白,这些人发疯请功,撒弥天大谎,真不知道是为了什麽?所以他问道。

    「哈哈哈!」老人大笑说:「生Si由命,福祸自招,世间之事,皆为因果。早在朱纨下令,就地处决光头叔等九十六名人犯时,朝廷就有御史陈九德等人,上表以专擅lAn杀之名弹劾,罪名为“举措乖方,专杀启衅”。

    只是当时双屿岛之人,是否真已被肃清还不明朗,所以一时间留着这厮还有用。但之後,请功的折子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