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海苍龙-首卷:风起_第十六回、密云不雨(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六回、密云不雨(三): (第2/2页)

有些为难,想了想说:「他大概两个月前一天清晨,匆匆忙忙来说他立刻要登船出海,该是有紧急之事要下南洋,他没说什麽事,但从神情看来,该是件紧急的大事,我想该是生意上的事吧,便没再多问。」

    一官听了,失望之情於脸上毫无隐藏,接着又问:「请问可知,他什麽时候能回来?」

    梵士敦摇头说:「很难说,海上变化大,去南洋处理事情,顺利与否影响也大,快则数月半年,慢则两三年,甚至更久都有可能。」

    一官脸sE一沉,似乎又陷入了更深的Y霾。

    梵士敦接着又说:「h老弟最近,好像还真遇上了些麻烦,这次出去或许还有几分避祸的味道。」

    「遇上什麽麻烦,避什麽祸?」一官追问。

    梵士敦依旧摇头说:「这不好说,或许只有问他本人才最清楚,我只想提醒你,在外还是别让太多人知道,你与他的关系,这样对你会相对安全些。」

    一官犹豫着喃喃自语道:「这该如何是好?」

    梵士敦又说:「不过你也不用太担心,可以常常来我这里,h老弟每次只要一回香山澳,定会来我这里感谢主,我再看见他时,也会将你的事转告给他。」

    小蛮见一官一脸丧气,便推了一下他肩膀说:「这不正好,你就和我一起,在这香山澳四处逛逛,一方面增广见闻,同时也就等他回来。」

    「对!我们这里每天都有望弥撒,随时欢迎你来。」梵士敦补充说。

    「望弥撒是什麽?」一官不懂问。

    梵士敦笑着说:「是我主耶稣基督,与他的子民G0u通的一种方式,让你感受到祂的神力,祂的Ai,与祂的无所不能。」

    一官似懂非懂,又问:「我每天都能来吗?」

    梵士敦笑说:「当然,我主耶稣基督的门,永远为祂的子民而开。」

    「我能再问你一个问题吗?」一官有点不好意思问。

    「为什麽不?」梵士敦大方说道:「无论什麽问题,都可以问。」

    一官问道:「你为什麽会说我们的话呢?」

    梵士敦笑了出来,这个问题出乎他的预料,但依然直率回说:「当然是学来的啊!所有事情都是学来的,何况我在这里已经三十余年,离开家乡时才二十出头,待在这里的时间,b在自己家乡还更久,会说这里的话,不是再自然不过的事吗?」

    梵士敦见一官好学好问,又认真听,於是又进一步说:「最重要的,是我乃“主”最忠实的仆人,祂要我把祂的福音,传播给普天之下子民知晓,所以祂让我学会了各地子民的语言,让他们能够了解我主耶稣基督的信仰,了解祂的教诲,了解耶和华才是世间唯一的真神。

    为此,我学会了各地语言,除了我家乡欧罗巴*那边的语言外,你们此地的广州话、你说得泉州话、再往北一点的福州话、宁波话与京里官话,我都能讲一些,这一切都是主的恩赐。」

    一官听了心头一震,虽然他还不知道眼前这红毛,是个怎麽样的人?但他愿意离开自己家乡,来到这麽远的地方,从一个小伙子待成了老头,认真学习这里各地方言,只为传达他所相信的那个神的旨意。

    一官抬头又看了一眼,那个被钉在木架上的人,只见他面容憔悴,身如枯槁,心想“这就是耶稣基督吗?”他想起之前在东禅院里那几尊大佛,也参拜过无数庙宇里的菩萨,面容或威严、或慈悲,身形或雍容、或雄伟,就算是最不修边幅的济公活佛,也有几分道骨仙风,而红毛拜的这个神明,却是如此虚弱堪怜?他不明白是什麽力量,让眼前这个红毛这样牺牲奉献?

    无论如何一官都敬佩眼前之人,他在心里问自己,是否也能为自己的信仰,去做到这份上?一向自信的一官犹豫了,为此他的心里,产生了一种好奇,好奇这尊神明的力量。

    突然,一官想起,每个孩子都听过西游记的故事,唐三藏跋山涉水、经历万难,去西天取真经回来。

    但不同的是,那毕竟是将经书取回自己家乡,那是对故乡的一种眷恋与挚Ai,这条路是有尽头的,每向前一步就离目标更近一步,向前的动力便由此而生。

    红毛所做之事却不相同,他们是拿着经书去天涯海角传播,是什麽力量鼓舞着他们如此去做?他想弄明白,两尊神间的差异,除了外表上的不同外,在内在、在心里、在想法上,究竟有何不同?他觉得很有趣,便起心动念想弄明白。

    小蛮一旁开口了,她说:「看来一时半刻,是找不到你阿舅了,今天天sE已经不早,我们还是改日再来麻烦神父大叔。」小蛮对这里的一切不感兴趣,催促着要离开。

    不等一官开口,梵士敦识趣说:「随时欢迎你们再来,下次我可以讲讲圣经里的故事,你们一定会感兴趣。」

    一官听说有故事可听,虽然根本并不知道,圣经到底是个什麽东西,但也兴趣盎然回说:「一定,一定…」但话都还未说完,已被小蛮拉着,直往圣母堂外而去。

    -------------

    *大泥国:今泰国在马来半岛上行政区域之一,当时为一古国,我国称其为大泥国,为当时西人对华贸易的重镇。

    *碧眼愁胡/花面蛮姬:当时对红毛男nV的形容,於明代戏剧家汤显祖所撰之诗文中,便有如此用辞与描述。这是他於1591年奉旨赴澳门公g之亲眼见闻,并在他着名着作的牡丹亭之中,亦多以澳门为场景的情节g勒。

    *十字大街:位於南湾附近,圣玫瑰堂与水坑尾城门之间的大集市,是澳门的第一个商业中心。

    *欧罗巴:Europa,源於古希腊语的Ευρ?πη,当时人称现在“欧洲”为欧罗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