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儒微】借人言(下) (第2/4页)
柳词真怪,明明都是自己已经做了人,却不准我去做。”尘微扬着头,豆子大小的眼珠里透出一股认真:“再说了,成仙就得先做人,这不是天道的规矩吗?成了仙无忧无虑,还能压柳词一头!” 从前李子谦也听尘微提起过柳词,知道那是他一位大妖朋友,便搭话道:“常听你提起柳词,他很厉害吗?” 尘微冷哼一声:“他,他不过是修炼得比较久罢了,等他年纪大了举不动剑,就轮到我在他头上作威作福!” “这么说,他现在经常欺负你?” 尘微扭捏道:“也不算吧……柳词虽然会骂我,但还是很仗义的。以前寒潭那里还住着几个坏妖怪,在我没有法力的时候总来打我,也是柳词替我出头。而且他变成人,也挺好看的,他还教我要下山借人言。要不是他,我也不会遇到谦哥你呢。” “这么一说,我倒想见见你这个大妖朋友了。”李子谦好奇,“能被你夸长得好看,那得啥样。咱们门派里的林师妹国色天香,你都说她像夜叉。” 尘微悻悻地挠了挠李子谦的前襟:“都怪柳词,他说山下好看的女人都是夜叉。” 李子谦只是笑,逗小水獭的确有趣,他倒是很能理解这位大妖。 如此说说笑笑,又翻过两个山头,正赶上一队迎亲人马开道。尘微没见过这场面,十分好奇,扯着李子谦的头发让他改道去凑热闹。 李子谦好不容易把自己的发髻从尘微的爪子下解救出来,只好顺着他的意,跟着迎亲队往新嫁娘家里去,一路上还得教尘微什么是结亲。 “所以结了亲,两个人就要长长久久得在一起?”尘微似懂非懂,“那我要和你结亲。” 李子谦哭笑不得:“错了错了,在一起只是结果,还得两人互生爱慕之心。而且中途分开的,也不在少数。” “听不懂,真麻烦!”尘微拍板,“你们人弯弯绕绕太多了。” “那倒是,做水獭多好,每天吃吃喝喝睡睡。”李子谦故作严肃,“要不你也别修仙了,我养着你还是养得起的。” 尘微在他怀里扭来扭去,也不知道作何回答。这厢尘微发着嗲,那边新娘已被迎了出来,正倚在爹娘怀里放声大哭。 哭声吓了尘微一跳,他赶紧拉扯李子谦:“这姑娘受了什么委屈,怎哭得这般凄惨?要不我们去帮帮她吧?” 李子谦哑然失笑,把哭嫁的习俗讲给尘微,尘微听了更是一头雾水,弄不懂为什么越是高兴越要大哭,越是大哭越是吉利。 尘微弄不懂的事远不止这一件。等他们跟着去到新郎家蹭流水席,就听到邻桌的两个妇人嚼舌根,说起新娘从前爱慕过一个书生,到了非君不嫁的地步,不曾想等到新娘凑齐盘缠送书生上京赶考之后,书生音信全无。如此五年,挨过了女子的好年华,她才终于死心,草草嫁了。 尘微听了,更生出满腹疑虑,他想问为何书生一去不回,为何新娘另嫁他人,为何妇人言语之中多加鄙夷,但这些李子谦也答不上来,书生背信,或许另有苦衷,或许生性薄情;女子出嫁,或许认命死心,或许受迫人言。人生在世,本就身陷欲望与人伦囹圄夹缝中,常常身不由己,违背本心。饶是剑尊悟道,飞升成仙,也仍在滚滚红尘中看不分明。 “做人很辛苦,等你真的做成人了,怕是要怀念做水獭的时候。” 尘微摇摇头,两只小小的爪子覆在李子谦的食指上,他认真道:“但那时候我就知道谦哥你在想什么了。” 李子谦一愣,随即笑道:“尘微,你虽然还做不成人,但已经得‘道’了。” 凡人的道即是本心。修道,也是参悟本心。 剑尊飞升时不过二十六岁,他少年得意,剑破万法,早早立志于问剑一途。这般道心坚毅的天才世间罕见,反衬得他师弟仿佛碌碌一生的平庸之辈。 剑尊飞升之日,师弟一如往常躲在后山的大桃树下乘凉,前山人声鼎沸,各门各派都争着见证剑尊飞升,反而显得后山清冷落寞。师弟浑不在意,只在天光乍破时向着天边祥云遥遥举杯。 一声剑鸣打破了宁静。 “你要努力修炼啊。” 师弟转身去看,不自觉哑然失笑,只见剑尊分出的一缕剑魂,立在师弟身后,对他苦口婆心。 “努力没用呀。”师弟叼着一根野草,懒洋洋地说。 一片桃花落在剑魂眼睫上,平添三分风流气,但剑魂以剑为器,终究是死物,仍旧无知无觉地开口:“你要努力修炼啊。” 师弟便笑出了声,剑魂有着和剑尊一样的相貌,让他想起剑尊从前也是为他耽于玩乐疏于修炼而忧心忡忡。他双手枕在脑后,望向高远的天际,慢悠悠道:“世间有你们这种天才,也需要我们这种庸人来衬呀。” 这其中的道理,直到很多年之后,才轮到师弟说与剑尊。 彼时剑尊抵御天魔,本命剑在对战中断折。普天之下,能配得上剑尊的神剑寥寥无几,剑尊访遍世间名剑的踪迹,也未找到一把称手的。 一筹莫展之际,甫登仙门的师弟携一柄通体雪白的剑,将其献于剑尊。此剑由师弟所铸,与剑尊功法极为相契,剑尊试剑,霜刃初开,引来天地间三寸清辉,似有流珠碎玉之声,剑尊因此爱不释手。 师弟提及此剑来历:剑尊飞升后百年,师弟在凡间游历,见过凡人为功名利禄,修士为天材地宝,争得你死我活,只为当得人上人。唯有一个山野间的采药娘,师弟见她有仙骨,邀她共赴仙山,采药娘婉言相拒,如此反复三回,师弟再不提此事。百年间红颜弹指老,师弟见采药娘从豆蔻年华到垂垂老矣,过了磋磨的一生。她幼年失怙,独自拉扯弟妹,十八岁嫁给一个穷农户,婚后五年死了丈夫,留下三个奶娃娃。为了生计,她日夜做工,不到三十熬坏了眼睛。待到儿女长成,大儿子被拉去做了征夫,终究是白发人送黑发人。采药娘临终之际,师弟来到她床头起了神通,给她看若是她入了道门,是如何得天道眷顾,意气风发。采药娘双目浑浊,心眼却澄澈无瑕,她颤颤巍巍,指着窗外夜色,道:“仙长是月色皎洁,怎知我们星辉萤火之光,亦有趣味?” 采药娘揽了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