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庄庆帝 (第3/9页)
与她多费口舌,继续将她禁了足。眼下宫里怀孕的嫔妃也有两三个了,皇长子有这样的母亲注定与皇位无缘,早早过继出去反倒是对他的保护。 婉嫔是最早伺候皇帝的人之一,因为性格温婉,在少年皇帝看来有些沉闷的性子,如今在青年皇帝看来确是极好的优点。 “朕如今才知道你这不争不抢的性子是多么宝贵,”皇帝享受着婉嫔的按摩,舒服的感慨道,“新阳如今养在你膝下,朕总算能放下心来了。” 婉嫔抿唇一笑,那贤淑端庄的模样,叫庄庆帝很是满意。 后宫三十多人,往后只会越来越多,还是叫皇后挑些稳重的吧,免得叫后宫不得安生。 庄庆帝想着想着,就这么迷迷糊糊的睡着了。 1 藻华宫的宫墙外,趾高气昂的小太监对两个守门的小太监说道,“快让我去见陛下,事关舒嫔小主的龙嗣,你们可别误了事儿。” 两个小太监互相看了一眼,其中个子高一点的那个说道,“公公稍等,我去里头禀报一下。” “快去吧,别误了事儿。” 高一点儿的太监转过身后,翻了个白眼,低声呸了一下,在青竹姑姑目前添油加醋的说了一通。 青竹伺候婉嫔多年,也着实被气着了,“你先候着,我去禀告小主。” 婉嫔听了之后,秀眉蹙起,“唉,陛下刚刚歇下,本嫔去将陛下叫起吧。” 青竹有些不舍,“小主……” 这几年小主的宠爱几乎没有,如今陛下好不容易来了,却又要被那舒嫔叫走,青竹心里头十分委屈。 婉嫔微微一笑,也不说些什么,进到里头去喊庄庆帝了。 庄庆帝正睡得迷糊,就被婉嫔焦急的推醒了,“陛下,不好了,舒嫔那边派人来说不大舒服!” 1 庄庆帝一个激灵,猛地坐起了身子,而后才反应过来,舒了口气,散了些起床气后,犹有些不满,“朕又不是太医,去了能有什么用。” 婉嫔微微蹙眉,轻声解释道,“派来的小太监说是事关皇嗣,嫔妾不敢掉以轻心。” “她也就这点手段了,”庄庆帝冷哼一声,揉了揉额角,“不用管她,真是搅了朕的好梦。” 婉嫔有些为难,纠结的看着庄庆帝,庄庆帝摆摆手,“叫太医去就行了,她不过两个月,又不是第一次有孕,不用慌。” “嫔妾遵旨。” 见婉嫔仍有些不放心,庄庆帝直接将她压在床榻上,亲力亲为,让婉嫔彻底将舒嫔一事给抛到脑后。 另一边,舒嫔看着亲自过来的人不是庄庆帝,而是德公公,是有些失望的,但还是满怀期待,希望德公公能给她带来好消息。 德公公依旧是满脸笑意,说出来的话却叫舒嫔遍体生寒,“陛下有旨,舒嫔小主娇纵无礼,上不敬尊者,下不睦后宫,今贬舒嫔为贵人,挪居启祥宫偏殿,非诏不得出,钦此!” 舒贵人慌了神,“怎么可能!不不不!公公,让我见见陛下吧,这里面一定有什么误会!” 德公公笑眯眯的扯开了舒嫔拽着他袖子的胳膊,“贵人还是尽快收拾吧,免得陛下问起来后您又要遭罪。” 1 闻言,舒贵人立刻定了定心神,不敢过于放纵自己,毕竟她如今确实怀相不稳,若是保不住这个孩子,就真的是毫无指望了。 德公公轻轻摇了摇头,去了清贵人所住的偏殿。 清贵人人如其名,冷冷清清的,也不怎么与后宫妃嫔来往,与庄庆帝相处起来,更像是君臣。 如今舒贵人被贬斥,启祥宫也不能无主,庄庆帝在清贵人与静贵人之间犹豫再三,选了清贵人来做启祥宫的主位。 论资历,到底还是清贵人更胜一筹,静贵人还是年轻了一些。 清贵人接了自己晋位的旨意,表情并没有什么变化,依旧淡淡的谢了恩。 德公公瞧着清嫔小主这模样,心底叹了口气,“清嫔小主,请恕老奴多嘴,您如今年岁也不小了,若是能再有个孩子,将来也多个人祭奠小殿下啊。” 清嫔眉头微动,德公公见状,趁热打铁道,“小殿下早夭也不是陛下想看到的,小主悲痛于小殿下之死,陛下又何尝不是呢,何况陛下失去的又岂止是这一回啊。” 历来夭折的皇子都不序齿的,但为了显示尊敬,统称为小殿下。庄庆帝在自己的皇陵中专门修建了一座子明堂供奉这些夭折的子嗣,到如今竟已有六盏长明灯了。 德公公话已至此,清嫔早已泪流满面,泣不成声的她将自己埋在胳膊上痛哭起来。 1 见状,德公公心里叹了口气,沉默不语。 痛哭一场的清嫔宣xiele心底的苦楚,见德公公还在那儿站着,有些羞赧,沙哑着嗓音道,“让公公看笑话了。公公一片好意,本嫔心领了。” 德公公见清嫔大约是看开了,也是松了口气,“小主不怪罪老奴多嘴,老奴感激不尽。” 清嫔微微一笑,“有劳公公替本嫔给陛下带句话。” 德公公洗耳恭听,“小主请说。” “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 次日,庄庆帝同婉嫔用着早膳,婉嫔抱着新阳帝姬耐心的哄着,新阳帝姬不过两岁多一点,还不太明白自己的母妃哪里去了。 不过,她倒是蛮喜欢这个抱着她的人的,不像母妃,只抱着皇兄,很少抱着她,有时候还会凶她。 庄庆帝看着眼前和乐融融的一幕,摸了摸新阳帝姬的头,温声说道,“新阳,以后婉嫔就是你的母妃了,要好好记住。” 新阳懵懂的看着庄庆帝,婉嫔按捺住心中的喜悦,抱着新阳向庄庆帝行礼,“嫔妾多谢陛下恩典。” 1 庄庆帝道,“好好教养新阳,皇家帝姬可不能没了规矩和礼仪。” “嫔妾遵旨。” 用过早膳,庄庆帝便去上朝了。 朝堂的事情如今庄庆帝已经十分得心应手了,哪些大臣心里打着自己的小九九,也能大概看得出来。 眼下群臣所讨论的,有两件事情。 一件事是关于常端长公主的,长公主是先帝长女,下嫁西夏国君怀王,为西夏王后。如今怀王病逝,论理该是其嫡子继位,但常端长公主膝下仅有一女,怀王嫡子为其先王后所出。 若是这样倒也罢了,偏偏怀王的先王后之子,也就是三王子一直怀疑其生母之死与常端长公主、甚至是大周有关联,与常端长公主关系并不和睦,可以说是十分恶劣。 西夏国内亦是分为了两派,一派支持三王子继位,另一派则是支持常端长公主抚养长大的四王子继位。 原本此事是没什么好讨论的,大周自然是要全力支持常端长公主,扶持四王子继位。可偏偏三王子联手怀王的大王子和二王子,还真就找到了常端长公主谋害先王后的证据,还派了使臣来大周,要求大周给他们一个说法。 消息传回了大周,朝堂内也是议论纷纷,不过他们关注的重点,并不是扶持谁继位或者长公主是否有罪,而是要不要派兵攻打西夏。 1 一方认为该直接派兵西夏,证据也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