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在地狱_3-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3-2 (第2/2页)

这是在寄信,所以就开始文情并茂地写了一串话,表示自己叫米洛,是透过姊姊的手机写信的,但文法不通,语意理解错误,有些字汇更是因为不擅输入法的的缘故,反而拼出奇怪的词语……即便如此,这则语无l次的讯息终究还是被发送了出去。

    而且珀西可能恰巧在用手机,因此也很快就回覆了米洛的讯息,「米洛?怀特?」他分别传了两则。「那只被囚禁的可怜小狗?」

    糟糕。

    一刹那,丽莎屏息地想着。怪不得珀西瓦尔有意为之的恶劣,便是人人声称构成他的要素之一。那只被囚禁的可怜小狗,寥寥几个字就足以让她睁大双眼,倒x1口气,这男人也太口不择言了,她不免感到有些气愤,被囚禁又如何,可怜小狗又是如何,对一个素不相识的孩子何必将话说得如此刺耳。

    丽莎尽力将自己的面部表情控制得宜,不希望让身边的孩子看出一丝端倪。同时,她也默不作声地注意起米洛为此表现出的神情。

    米洛从不觉得自己是被母亲囚禁的、是被关起来的,他在每回的对谈里始终认为是藏,而非关,因为母亲是为了从魔鬼爪牙下保护他,於是才会将他藏在这座「山」里,米洛坚信不疑,纵然逐渐探清外面世界的形貌,也并无他母亲奥萝拉?怀特声称的魔鬼了,可至今他仍然信任着母亲,更以「她是受到诅咒的睡美人」,睡了好久,所以世界才会有所不同——老实说,丽莎不太确定米洛这回答是否有弦外之音,还是他真单纯以童话描绘自己的想像。

    煤气灯效应。

    斯德哥尔摩症候群。

    抑或是某种心理防御机制。

    这些也是近日来,大众对於米洛为何会维护奥萝拉的众矢之的。兴许是奥萝拉以「外面有魔鬼」的谎言洗脑了米洛,导致他认知失调,更容易受到母亲的控制;兴许是当米洛相信母亲的想法时,他便觉得自己不再受到威胁了;兴许是潜意识所为,米洛为了保护自己,不得不去以否认、幻想和或合理化等防御机制减少内心的焦虑……

    除了这些,丽莎当然也清楚现在社会各界对这起案外案的声浪,因为前几日,终於掌握到的犯罪嫌疑人本是值得庆幸的事,只不过在「将亲生儿子囚禁」的衍生下,反而有许多人感到质疑,若是奥萝拉没有Si的话,那麽被她囚禁的米洛?怀特……这位如此可怜的孩子,Ga0不好就会永远被他的母亲囚禁在地下室中,直到Si去都没人发现,说来讽刺,然而,不正是奥萝拉Si了,米洛?怀特才能有幸离开那座地狱?

    奥萝拉的Si亡,却换来米洛的重生,这确实是一件很矛盾的事实。因此,才会有诸多的声音讽刺起奥萝拉,哪怕奥萝拉的Si亡并不应该发生,这是残忍的,这是惨无人道的,这自然是让人愤慨的,毫无人X的凶手理所当然必须受到应有的制裁,可总会有些人探出头,语带质疑,那奥萝拉的作为又何尝不残忍呢?

    那又如何,她不是Si了吗?

    那是她Si了。倘若她没Si呢?这孩子何时才能逃离那个鬼地方?

    所以?按你的意思是,难道她就应该被人杀害?

    我没有这麽认为,杀害她的凶手罪不应该。只是很遗憾的,就是因为她Si了,米洛?怀特才有幸脱困。虽然很残酷,这不就是事实吗?

    我当然晓得这是事实……因此我们是要感谢凶手罗?感谢她杀了对的人,救出了米洛?怀特?

    噢,反正奥萝拉Si了正好。

    我从没这麽说过。对我而言,她们都是魔鬼。

    别吵了,说来说去,奥萝拉Si了,而她儿子重生了,这就是再现实不过的事实。

    结论是,多亏她Si了,对吗?

    在米洛浑然不觉,栖於温室的呵护之中,诸如此类的辩论会却悄然在网路各处发酵,无论有什麽原因或苦衷,囚禁就是犯罪,纵使丽莎如他人一样尽力不去偏颇,但对於奥萝拉的同情和对於米洛的同情,这两份同情能否公平地、不多不少地一同放在天秤上,好像成了一道显而易见的难题——残忍杀害奥萝拉的凶手、将儿子囚禁十多年的奥萝拉,还有被母亲囚禁的可怜米洛,这样的走向总是让人走进Si胡同,凶手不应杀害奥萝拉,但奥萝拉若没发生此憾事,被她囚禁的米洛……又在何时才能重见天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