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岁岁(暗恋独白,无) (第2/5页)
我失魂落魄地踏出校门。 夜空苍茫,有细细的雨丝飘落,路灯昏h,远远地拉长我前面那对情侣的身影。 魏珩和江晴。 他个子高,像那日一般撑起校服遮在头顶,只是被他护在怀里那个人,不是我。 难怪他说根本不缺那把伞,是啊,有什么用呢。 我张了张嘴,想叫住他们。 可是,说什么呢,质问他为什么失约吗?我的立场呢。 我悲哀地发现,自己连难过的资格都没有。 只好用笑容目送他们走远,只是一种从不知名角落升腾的苦涩蔓延了我的四肢百骸。 我惶惶不安,开口却失声。 6. 魏珩似乎终于想起了我,在第三天。 1 “抱歉,那天临时有点事情,手机刚好又没电了。”他略带歉意地看着我。 我的视线停在他脸上,多好看的一张脸,多拙劣的谎言。 “没关系。”我浅浅一笑,云淡又风轻。 “要不然,下次吧,我请好了。”魏珩拉住我的手腕。 他的指腹因为常年打球而略带粗糙,夏日灼热的温度就这样直达心底。 但是,我周身发寒。 “再说吧。” 我仓惶逃离,我不知道自己怎么了,我应该笑着说好的,可我拒绝了他,那般妄为。 从喜欢上他的那一刻起,我便如履薄冰,命悬一线。 薄冰是他,悬线也是他,我怎么敢。 1 身T里的每个细胞都在叫嚣警示,及时cH0U离,在你没有坠入深渊之前。 我笑了笑,眼眶里漫出水汽。 谁能明白呢,我早就,在劫难逃。 7. 我和魏珩的初见不是那个雨天。 这个秘密只有我知道。 彼时的我正高一,一个寻常的夜晚。 “你们真的好残忍。”我砰的一声挂断校园一卡通的座机。 电话那头,是我要离婚的父母。 他们在争执我的去留问题,不是在抢我,是他们,没有一个人要我。 1 我筑了十六年的防线猛然崩塌。 早有预兆,却依旧难以面对。 我想,我的出生是个错误,这个念头在我心里根深蒂固。 从小到大,我总是饱一顿饥一顿的,他们常常因为打牌忘记给我做饭,也忘记给我钱。 衣服是穿别人剩下的,家长会无人出席的只有我。 “我真的很糟糕吗?为什么他们都不要我。” 我问自己,答案清晰又模糊。 孤星冷月,隐没在云层之后。我坐在后山小竹林里,泣不成声。 我以为陪着我的,是无法推开的浓厚夜幕,却不想还有一个人。 他亲手划破黑幕,有光落下。 1 我一直有着高度近视,在夜里更是夜盲得厉害。 所以我根本不记得那天给我递纸巾的人长什么样,但我记得他的味道,记得他把耳机的一端塞进我的左耳。 我记得歌词: 走过陪你看流星的天台 熬过失去你漫长的等待 好担心没人懂你的无奈 离开我谁还把你当小孩 …… 你是我这一辈子都不想失联的Ai 就算你的呼x1远在千山之外 1 ……” 一字一句唱进我心里。 因为歌吗?不是的,是因为一起听歌的人罢了。 我们一句话也没说,就这样静静地任凭音乐流淌进彼此的耳朵,我的眼泪就慢慢停了,心里的创口也好像在那一刻被缓缓治愈。 后来,我去查了那首歌的名字《永不失联的Ai》。 天违人愿,我们到底还是失落在茫茫人海。 所以,当我在那个雨天再次遇见那个味道时。 我心里是害怕的。 从此,魏珩对于我。 得之,是烈火燎原。 1 不得,是最难将息。 无论前者后者,我都将用一生做局,以身入局,作茧自缚。 8. 月sE朦胧,心事重重,蠢蠢yu动。 我和魏珩的友情里,有他的坦坦荡荡,有我的做贼心虚。 高三毕业的那个夏天,我去学校取毕业证书和一寸照。 我去得早,办公室没人。 他的班主任和我的班主任是邻座。 在无数张熟悉的面孔里,我一眼看到了他的照片。 我鬼鬼祟祟,心慌意乱,将他的一张照片揣入口袋。 1 蓝sE的封底,白sE的校服,俊逸分明的脸庞,我青春里满是遗憾的代名词。 这是我偷来的欢喜和疼痛。 我出了办公室,撞见了青春里最后的画卷,当然,依旧是魏珩和江晴的青春,与我毫无关系。 越过那个明媚少nV的肩膀,我看见晨曦的风吻过他的发丝和眉眼,穿过高三的长廊,一头撞进我的怀里。 某一瞬间,我心里有一丝异样的庆幸,我也曾这样短暂又曲折地拥有过。 “毕业快乐,魏珩。” “我喜欢你,魏珩。” 可我终究,一句话也没能说出口。 我是感情里的胆小鬼,是别人青春里的窃贼。 9. 1 江晴为了前途出了国。 我在酒吧找到了醉醺醺的魏珩。 “阿晴,别走,别走好不好。”他抱着我,嘴里喊着江晴的名字,语气委屈又可怜。 我心头一涩,红了眼眶。 他在我面前,永远骄傲自信,哪里会有这副样子。 他所有的心疼、软弱、卑微,都给了江晴。 如同,我所有的悲喜,都给了他。 “你看清楚,魏珩,我是赵岁岁,不是江晴。” 可他发了疯,不管不顾地钳住我,铺天盖地地吻,霸道又温柔。 我气得x口发疼,却没办法推开他。 1 拒绝、拥抱,冷漠、热烈,不屑、在乎。 无数纷乱的情绪,仿佛交织坠落的流星,在我的灵魂里爆炸。 我想我是真的该Si。 后来,我不知道那温热的YeT,是他的眼泪,还是我的。 他为江晴哭,我呢,那我为谁哭,是他,还是我自己。 我不知道,那个夜晚太过混乱。 10. 我和魏珩断了联系,大学整整四年,我们一南一北,没有再见过面。 可是我明白,他从未在我的世界里消失过,哪怕片刻。 毕业后,我因为工作原因,从临城调到榆城。 是他的城市。 我站台五月广场上,听着广场里播放的歌,看着红sE塔楼下的鸽子,一时沉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