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正文23 (第1/4页)
“在学校里时常能听到有关这些书籍的讨论会以及分享会,然后渐渐就感兴趣了,但一来二去这些都被剧透个干净了,你很多时候都在看书吧?或许这两本也有看过?如果有的话能给我些类似推荐的吗?” 文学社自由时间里团员确实都热衷讨论这些,但我还以为只是最近比较火的游戏还是什么,就没多么在意。网络新闻上也没有看到过,可能不关心这些领域所以就没有推送。不过被剧透这个是真的,社团里大多时候都是特别安静的氛围,忘我的沉浸式讨论有时会让音调不自觉的升高。反反复复后就没什么不知道的了,而且这种状况也不太会发展成那些严重的争端……或许这才是造成现状的主要成因之一吧。 晴渎算是思考了一会,视角对着报纸却又不像在看,而是出神似的发呆,与在自习课上对着书本神游的同桌很像。一般这种时候如果没有外界影响的话就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而且陷入这种状态的世人大多时候都不会注意到时间流逝,所以记得清楚的反而是身旁的见证者。 ……我只是想解释不知道他人眼中的自己是不是这样的。按照一天的记忆量来说,早上到晚上有时只是瞬间的转变。虽然不知道他人是怎样的,但也很明白自己这种绝对不属正常的范畴。 我在没有记忆的时刻也是那样的神态吗?……这不是为我所知的事情,但总感觉要从高压状况脱离从来,我早已并非身处逼仄的空间了,稍微放过点自己,注意下那些曾被我忽视的、遗落的,可能会很重要的事物吧。 正当我下定决心后,晴渎终于反应过来,有点像深度思考结束时的身体迟钝以及超长反射弧。因为已经见识过很多次了,所以也没有觉得多么奇异。 “如果被剧透只是知道剧情发展的过程,那么建议将刚刚所提到的两本全都看完,故事是不能被他者的三言两语所复刻的。”晴渎看着报纸的那个地方,语气不急不缓。她并没有回答自己是否看过,似乎这对她的意见不会有任何影响。 晴渎没有接着开口,她的视线转向了报纸的其他位置,然后又越过报纸望向了散发着余热的玻璃杯。正当我想跟着附和时,她又突然将被没落的话语接上。 “奇幻类书籍的话题可以问晴线,我还没有涉及到很深的地方,不过实在想听推荐的话,你可以去看《咖哩格》或《巴连那的飞虫》。”晴渎补充了这句……又或者只是后来说出而已。虽然我的本意并非如此,但总之客套成功还被安利了两本书。 其实我也没想到事情会这么顺利,以至于当我发现自己并没有预想好后续话题的时候已经晚了。空气中的氛围好似述说着之前这里的交流只是一场幻觉,又好像是在嘲讽这里本不该出现这种状况一样。但我并没有觉得太糟糕,只是想着要是之后再多找点话题就好了。 只是少许有些心虚,但不存在认为尴尬的想法,或许与晴渎交流并不是多么可怕的事情。排他感可能也只是不主动与外界交好罢了,至少她认真对待了我的问题,即使是这样也能让我改观了。 以往的印象被抹去,考察的满意答卷此刻挂上了迟来的红叉。我不知道该怎样填上那份空白,即使目标此时就在我旁边。距离和胆怯模糊了太多真相,也阻隔了太多去寻找真相的道路。所以我不会再秉持着自以为正确的教义,毕竟已经明确失败了一次曾经信心满满的考察。 “谢谢,我会的。”晴线喜欢奇幻类的书籍的确有迹可循,如果宿舍的公共区域里晴渎拿着推理类漫画的话,晴线也就大概率拿着奇幻漫画了。而且竟然有被晴渎认可并种草的书籍,肯定是与差评无缘的,这是意想不到的额外奖励。 晴渎仿佛从未受过外界的影响,回答完我的问题后就继续看报去了,似乎也不介意我打破社交安全范围距离。无论怎么看都是一幅再和谐不过的景象,我也是后来才偶然想起自己是因为什么原因才来干涉晴渎这边的。 栏杆最左侧报纸的两个小洞,仔细一想也不像晴渎会干的事情,大概是先前在这里停留过的某人做的吧,到底是谁这么缺德……我又为自己犯下的罪行感到忏悔,大抵是像我这样没有道德的家伙才会导致那些无辜的后来者拿到损毁的报纸吧。 不管之后是谁请原谅我的任性,我会去多留意路旁有没有被遗弃的垃圾。甜品店偶尔响动的风铃为乐曲旋律增加了独一无二的伴奏,店外的天空有了转晴的迹象,细如薄丝的雨点在落幕前表演着最后的旋律舞步。被大雨冲刷的玻璃窗用雨迹描画古老的图案,预言着下一次又会是怎样的风景。未习得古迹文化的世人笨拙的对图形解构又重组,世纪之美顷刻存在于他们眼中。 远处大地映下了天光,城市里终于迎来一次许久未至的太阳雨。街道上渐渐出现过路的行人,雨一停就从四面八方过来充当背景板。下午茶时间的到来让这里的来客多了起来,清脆的风铃不再夹杂着雨声,音乐也好似卸下了沉闷的气氛,如雨后春笋般豁然开朗起来。 晴渎拿着咖啡喝了一口,视线将要扫到报纸尾声的角落。我有一种她将要离开的直感,所以拿着杯子从位置上站起,留下一句之后再见就先行离开了。 “期待你给的观后感。”走在前方的我没有转头去看晴渎,但她突然的要求还是让我短暂停顿了下……那种东西不应该给作者看吗?话说为什么会想知道我的感受啊!这是什么新型的考察吗? 虽然我还是很迷茫,对计划表里窜出的强制性任务不知道该吐槽什么,但我本来就有看完一本书就在记事本里写一篇观后感的习惯,所以实际上并不会增加什么工作量。幸运还是不幸呢?总之大概一半一半吧。在原地象征性的停留一会表示自己知道后,这场对峙似乎才真正落下了帷幕。 城市的路径多是人造石材,雨后行走在街道上能看见水波般不断闪烁的光泽。阴云逐渐褪去,水光与日光照拂共色,原生态的泥土在花草树木之下焕发着生机。雨伞、阳伞与晴雨伞不会存在于此刻,雨后淋湿的大地经由折光环绕着浅金黄色的光芒。 幼童图画中彩虹的颜色显现于地表,大地积水映照着天上青云,自遥远天际而来的礼物尽管过于虚幻,对此刻世人而言也仍是顷刻天堂。如果是陈止的话,应该会马上找好角度拍摄下最美的图片。但我显然没有设备,也不知道该如何拍出像他那样的盛景,然而这并不代表我没有将此刻记录下来的想法,即使是归属劣质的不完美,我也想将这幅景象分享给他。 手机的相机功能我很少打开,相册里也多是一些证件或哪天懒得写在登记本上的作业,后来这里逐渐增添了一些本不应该会存在的风景,最后都快要将那些灰白相片掩埋下去,更替为闪耀着光辉的彩色图片。 虽然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