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下东宫(h)_楔子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楔子 (第1/1页)

    景元万佑四年初,皇后崔氏于元月初七艰难诞下皇长子后发生血崩,太医们回天乏术,不过半柱香的时辰,皇后便撒手人寰。

    元帝甚痛,传诏于天下,追封崔氏为孝贤皇后,以皇后之礼厚葬之,举国上下为后守孝三年,并立皇长子为太子,赐名瑾,以慰皇后在天之灵。

    此诏一出,朝堂众臣和后宫妃嫔皆是一片哗然。

    如此一来,太子该养在谁的膝下是好?

    一连几日,众臣围绕此事争论不休,如贵妃、淑妃、宜嫔、珍嫔等全在养母人选之列。

    然,元帝不知是不是仍沉浸在失去皇后的悲痛中,竟多日都未上朝,大臣们往御书房亦避而不见。

    此等重大之事无人做主,众臣无法,只好集体跪在了慈宁宫门口,求太后定夺。

    太后思虑良久,挥手遣散了众人,派人去请元帝到慈宁宫一坐。

    茶香四溢,热气袅袅。

    太后看着对面不紧不慢饮茶的人,终是开了口:“此事,陛下欲待如何解决?”

    宣策装傻:“不知母后所谓何事啊?”

    “少这般糊弄哀家,太子的养母陛下可有人选了?”

    “原是此事,”宣策想都没想,“自是位份最高的如贵妃当选。”

    太后却不太赞同:“如贵妃位份是够了,可让她扶养太子还是欠妥。”

    “那便淑妃,她知书达礼最好不过。”

    “是稍好些,可还是有些欠妥。”

    “……那母后的意思是?”

    太后端起茶盏浅抿一口:“不若,陛下亲自教导。”

    此话一出,整个殿内都静了。

    宣策的手指敲在桌子上,“嗒—嗒—嗒”的稍显突兀。

    半晌,他突然笑了笑:“朕恐怕教不好太子吧。”

    “那后宫更教不好太子,”太后皱起眉,“太子的品性何等重要,若沾了后宫的勾心斗角该如何是好?只有陛下你亲自养在身边才好放心。”

    “可朕没有经验。”

    “时间久了便有了,况且崔丞相是太子的亲外祖,他定会帮陛下一起教导。”

    宣策无话可说:“如此,那朕便按母后的意思做。”

    太后终于满意地点点头。

    又饮满一盏茶,宣策起身告退。

    临走前太后叮嘱道:“陛下定要好好教导太子。”

    “是。”

    出了慈宁宫,宣策带着福成海原路返回。

    他双手背于身后,狭长的眸子微微眯起:“这群人倒是想得周到,由谁扶养太子也要替朕思虑一番,当真是朕的左膀右臂啊。”

    福成海一把拂尘搭在臂弯里亦步亦趋地跟着:“大臣们想必也是为太子殿下着想。”

    “为太子着想?”宣策冷笑一声,“他们何不也为朕着想一下?!”

    亲自扶养太子的皇帝,他还真是有史以来独一个。

    “这这,这兴许也非坏事,太子殿下若能得陛下您亲自教导,日后必成大器。”

    福成海擦着额头上并不存在的冷汗,心里连连叫苦。

    你说这叫什么事儿,“养母”这人选怎地就落在了陛下头上呢?

    明明大臣们争论的名单里没有陛下啊!

    按着陛下这脾气,这群大臣近期怕是没有好日子过喽,作孽哟!

    他正想着,前面的宣策突然不走了。

    福成海急忙跟着停下步子拉开距离:“哟!陛下您……”

    “他日后若是敢长成纨绔子弟,朕就打断他的腿再扒了他的皮!”宣策回过头盯着福成海,一脸阴沉地说道。

    福成海没说完的话瞬间被吓得咽了回去,硬生生变成一脸讪笑:“陛下,您可真是……说笑了。”

    宣策意味不明地勾了下唇角,然后若无其事地继续往前走。

    说笑?他可从不说笑。

    福成海:“……”

    一路战战兢兢,约半柱香的功夫,终于到了宣策住的万乾宫。

    刚踏进去,一名宫女便领着一名三十岁左右的妇人走了过来,那妇人怀里抱着裹着锦被的孩子,正是刚出生没几天的宣瑾。

    宫女行礼道:“陛下,此人是刚选进宫的奶娘。”

    奶娘也上前一步行礼:“奴婢见过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宣策摆摆手:“起吧。”

    他上前一步,轻撩开锦被一角往里瞧,小娃娃睡得正香。

    只是刚瞧一眼便皱起了眉头:“怎地长得这般丑?”

    全身又红又紫,还皱巴巴的,活像只被扒了皮的猴儿。

    刚出生那天他也没来得及仔细瞧,如今仔细一看……啧,真丑!

    奶娘一脸尴尬:“这初生的娃娃都这样,过段时间就长开了,奴婢瞧着太子殿下的眉眼,日后定是相貌不俗。”

    宣策半信半疑:“当真?”

    “自然,奴婢不敢欺君。”

    宣策挑挑眉。

    最好是你说的这般。

    福成海心里叹气:陛下,您可真是……又说笑了。

    ……

    自此,咱们的太子殿下终于有了安身之所,并在所有人的期盼下住进了万乾宫的偏殿,而且,这一住便是十六年。

    十六年里,他从刚出生时被嫌弃的丑孩子长成了粉雕玉琢的小娃娃,又从粉雕玉琢的小娃娃长成了一位长身玉立的精致少年,一身贵气。

    然,不知从何时起,宣策看他的眼神有些不一样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