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第一兵法家_第三百八十九章 公j与士气的奇特关联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八十九章 公j与士气的奇特关联 (第1/1页)

    事情说罢。

    李孟羲和关羽车边谈话的过程,伙夫们把鱼从车上腾完了。

    按补给顺序是,妇孺营,伤兵营,优先供给r0U食。

    可今次的捕到的鱼着实有点多,凭妇孺营和伤兵营,短时间吃不完几大车鱼,鱼不同一般粮食,极容易变质。

    所以,之前考虑过但没有答案的问题,得想对策了。

    之前,渔队最开始捕鱼的时候,李孟羲就想到把捕到的鱼也分配给民夫们吃。

    民夫们口粮份额b较少,每日只有稀粥,多点r0U食补充,也能平衡下营养。

    可当时,一是网不多,鱼鹰船也没做好,每日鱼获很有限,鱼分给妇孺尚且不够,就没有多余的再分给民夫。

    再者,纵是把鱼分给民夫,也没法分,因为民夫营乱七八糟,连个基本的架构都没有,哪怕民夫营能维持基本的百人队呢,只要百人队能维持好,分鱼的时候,今天第一百人队,明天第二百人队,也有分的基础。

    可实际情况是,今天把民夫营几千人按百人队分好,明天,民夫们就不知道跟谁一队了。更有甚者,民夫们这队那队乱窜。

    如此混乱之情况,分鱼肯定会出现争抢等各种不好的情况。

    到时,本还一片安和的民夫营,每到分鱼,不知能起多少吵闹和矛盾。

    分鱼本是好心,却造成了不好的结果,得不偿失。

    故而,考虑到种种,分鱼就没分给民夫营。

    现在的情况是,妇孺营的妇人们在编鱼网,鱼网越编越多,木匠营也在做鱼鹰舟,鱼鹰舟也越来越多。

    工具足够了,日常的鱼的捕获量肯定越来越多,多到妇孺营和伤兵营不怎麽消化的完的程度。

    此时,就有必要考虑把鱼分给民夫营了。

    民夫营最起码得有一定的组织度才行,李孟羲把希望寄托于军事训练上,他预期,以第一批训练的四十个民夫,再每人训练四十,以快速形成组织度和纪律。

    现在,第一批民夫训练半个月多了,得有空看下训练效果到底如何。

    两千斤鱼,多了,有些吃不完了。

    那没办法,让妇孺营的小朋友这两天咬咬牙,每天多吃几块鱼得了。

    关羽要离开时,他从车後,解下一只漂亮的大公J,递给李孟羲。

    “羲儿,这公J莫杀。公J一只,有稳定士气之用。”关羽说的很认真的样子。

    李孟羲接过大公J,一时没反应过来。

    待反应过来,“啥?”李孟羲抬头愕然的看着关羽。

    公J和士气的用处,李孟羲第一反应是这个——

    古装片常有,歃血为盟,有的用公J血,有的用牛血,有的割自己的手放血。

    还有出征祭旗这麽隆重的事,杀公J也常有。

    “关将军,你说公J可稳定士气……奥,杀J祭旗,激励军士?”李孟羲眼神疑惑的看着关羽。

    “额,”关羽愣了一下,“……杀J祭旗,此倒也是雄J一用。”

    关羽不由的就往李孟羲手中的大公J扫了一眼,不得不说,这只公J,羽毛华丽,冠子血红,用来祭旗还真不错。

    “羲儿,我说之稳定军心士气,可不是拿来祭旗。”关羽笑着,摇了摇头,而後正sE问道,“我问你,羲儿,若有朝一日,我军中粮草怠尽,此时,是将实情告於全军所知,是隐瞒之?”

    关羽考教,李孟羲就皱眉思索。

    粮草没有了,马上断顿了,此时,应该向全军隐瞒情况,还是不隐瞒?

    按实际环境,按古代军队来说,还是隐瞒的好。

    粮草怠尽,万不能大肆宣扬,一者,令军中惶惶,二者,有走漏风声使敌军知晓之可能。

    李孟羲抬头,目视关羽,“粮草将尽,某以为,不应告知全军,此会至军中生乱,应隐瞒之。”

    关羽点了点头,“正是如此。公J之用,就在粮尽之时,稳定军心之用。”

    “羲儿,你想,公J何时啼鸣?”

    “早晨啼鸣。”李孟羲答。

    “公J是日日啼鸣,还是有时不鸣?”关羽又问。

    “公J只要是活的,必然日日啼鸣。”生活在农村的李孟羲这点生活常识还是有的。

    关羽一手背後,一手了拂长须,笑着又问,“那,羲儿,雄J啼鸣之时,响亮与否,能否声传全营?”

    “当然!”李孟羲毫不迟疑。

    “羲儿,公J为何物?”关羽看着李孟羲,笑意更深。

    “公J乃禽类也。”李孟羲不假思索。

    好一个禽类,严谨的很……

    关羽愣了一下,而後指点道,“雄J,乃r0U食,乃军粮也,乃能日日啼鸣之军粮也!”

    “试问,我军粮草怠尽之时,若能有一雄J,日日啼鸣。军士闻J鸣,便思【费米黍之J且未杀,可见,粮食定也有余存】,於是,全军能闻J鸣,全军士卒便信军中有粮,J鸣一声,胜於无数言语,军心由是自稳。”关羽面带微笑,悠悠说道。

    李孟羲满脸愕然,公J和士气的关联,竟然是这个意思?!

    关羽的话,李孟羲听明白了。

    简单的来说,军粮将尽之时,军中流言渐起之时,与其派人费尽口舌告诉士卒们,军中还有粮。

    倒不如找一只公J来的简单。

    公J之妙,妙之其一,妙在它是r0U,是军粮,还是奢侈的高级军粮,妙之其二,妙在它是会说话的军粮,妙之其三,它不仅能说话,还每天必说话,还一说话满营都能听到。

    那麽,公J说的话是什麽?

    缺粮的时候,公J早晨喔喔一叫,那分明就是在说啊,“我是r0U!我是r0U!我还没被人吃掉,军中至少还有我一只J!还有我一只J,没有粮草耗尽!”

    於是,只要J还在叫,所有人都知道,军中粮食并未完全耗尽。

    军粮几乎耗尽,和军粮还未完全耗尽,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有一个故事,据说有两个人在沙漠里探险,然後迷路了。此时,水喝的只剩最後一壶了。年长的那个说,这一壶水留着,不喝了,到最困难的时候再喝。

    於是,他们无论如何都不去碰那壶水,求生意志因为有一丝最後的希望,坚强的支撑着,最终,他们凭藉毅力,走出了沙漠。

    仅剩的一壶水,能稳定处於绝境的两个绝望的人的最後一丝“士气”,同样,也能稳定整支军队的“士气”。

    有时,这一只J的作用之大,不可想象。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