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第一兵法家_第三百四十七章 观屠夫解牛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四十七章 观屠夫解牛 (第3/3页)

步兵使用放在阵上厮杀,太浪费了。

    而要是把骑兵兵员cH0U出来之後,又不加管理,散了回去,就等於白浪费了一番功夫。

    所以,对包括骑兵兵员,当过猎户S箭水平b较好的弓弩手兵员,还有擅长山地行走有组建山地部队的兵员,挑选出来之後,都单成伍,作为二线部队,被放在中军协助管理民夫营数量众多的民夫。

    当时商议出的安置各类人才的方法很完美,一是便於管理和维系这些较为难得的人员,二是,在日常协助管理民夫的时候,每日巡营放哨之类的简单工作也是锻链。

    对屠夫队伍的安置方式,按前边很成熟的处理方法,应该是单编一伍,编入辎重队中的。

    屠夫营组建起来了之後,大致会是最穷的一营,木匠营可以一斤一斤的挣粮食,只有屠夫营,要是遇不到有牛有骡子Si,可能半年都g不了一次活儿。

    激赏之法在此情况下,不太好用了,但也能用。

    农村杀猪的时候,请人帮忙,村里人帮忙杀完猪之後,主家让让帮忙的人捡点肠子啊猪肚啊什麽的拿点拿回家去作为酬劳,因为猪r0U值钱,人家留着卖钱呢,而猪肚肠子之类的,不好卖,所以,礼节一来一去,帮忙杀猪的人拿点下水刚合适,拿r0U就不太好了。

    屠宰牲口的话,工作太细太杂了,不能像做板车的木匠那样,每做好一辆板车赏多少粮,也不能像做杂活的木匠那样,把活轮着来做,屠宰工作,有剥皮剁骨剃r0U等等工作,不好细分。

    所以,量化激赏之法,b如谁剃多少r0U赏一斤粮,量化激赏之法,不好用了。

    1

    既然JiNg细的激赏方法不好用,那就粗放好了。

    就按前世农村杀猪那样,宰完一头牲口,让屠夫们拿点零碎的下水当奖励。

    现在不同寻常,灾荒年间,粮食都金贵的不行,又何况r0U食,虽只是一丁点杂碎,但杂碎也是r0U,规定每宰完一头牲口,允许拿一点杂碎,屠夫们为了多拿到一点r0U食,大概会想着快点g完然後去宰下一头。

    如此,激赏的效果还会有,能提高屠宰匠们的工作效率。

    和之前所有生产工作一样,不管是编草鞋,编树条筐,还是之後为关羽部做的携行具,为了促进生产积极X,任何一项工作,都有各自不同的激赏策略。

    激赏之法既要起到足够的激赏效果,又要控制好成本,事情虽小,却不好把握。

    当时,李孟羲经过深思熟虑後,结合目前的义军的条件,认为是,每三两天的工作时间,赏的粮食够吃上一顿饱饭,激赏效果就足够了。

    即,按一项工作所需的工时和劳动强度,平均两日的工作工时,赏额是一斤粮。

    这个标准,是义军现在最核心的商业机密,李孟羲除了跟刘备背地里说过,跟其他任何人都没提过。

    甚至有次,傻乎乎的鲁犁问,为何做个板车是五十斤粮呢,李孟羲并没有告诉鲁犁实情。

    1

    因为,一旦这个“工资”标准被揭露,那麽可以肯定的是,有些人会b较聪明,下次再有什麽新活,b如蹂制皮革,不懂任何技术细节的李孟羲去问,问皮革匠人,问r0u制一张牛皮得多少时间?

    长了心眼的皮革匠於是把工作量往大了说,然後,假设蹂制完一张皮子,需要四天时间,也就是官方需支付粮食,两斤。

    而因为“工资”标准被匠人们知晓了,皮革匠故意把工作量说高了两倍,四天能熟完的皮子,说八天才能熟完。

    於是,官方需支付粮食,就得支付四斤。

    区区几斤粮食,多给匠人们点粮食其实无妨。

    但因为有人虚报了工作量,让李孟羲,甚至所有高层都错估了皮革的生产速度,由此又造成对军备生产速度的错估,对决策的影响是b较大的。

    商鞅的驭民五术所言,让百姓越愚蠢越有利统治,虽然这麽说很黑暗,但是不得不说,方法真的很有用。

    就拿现在军中的激赏T系来说,若让民夫们知道李孟羲是如何额定赏额的,那麽知根知底之後的民夫们,就开始故意拖慢速度,对生产效率是极大的破坏。

    民夫们任劳任怨,g活积极,但还是蠢一点,别那麽聪明的好。

    即要日後把屠夫编入生产序列,即要用激赏之法,那麽就要先弄明白,每宰一头牛或是一头骡子,需用的工时是多少。

    1

    正好,今日第一次见屠夫们宰牛,正好大致算一下时间。

    当太yAn至天空正中,正中午的时候,三角架子上一头h牛,被剃的只剩一副骨架了,在稍远的地方,另一个三角架上,那头和h牛一起被淋Si的骡子也被剃的只剩骨架了。

    嗯,从大约早上七八点,到中午十二点左右,大致四五个小时时间,可以把一头牛,从完整的状态,变成一副骨架。

    其中,解牛和剔牛身上大块的r0U用的时间不多,把r0U从骨头上剔下,用了最多的时间。

    李孟羲在一旁观察的很清楚,宰牛的时候,四五个人就完全够了,人再多其实也用不上力,牛就那麽大一点儿,围满了,也就围四五个。

    倒是牛从整只,拆成散落的牛骨之後,从牛骨上剔r0U的过程,人手越多,r0U剔的越快。

    还有,在前边把牛抬着,往三角架子放,两头的人加起来六七人足矣。

    也就是说,不同於木匠营,木匠营做板车,十人一组人力刚好够。

    屠夫队伍如果编队,六七人一伍才最合适。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