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 暗c生 秋日灯会,心意初现 (第4/6页)
人前来禀报说,车马皆已备好,众人随时可以启程。 一行人来到车马队列前,韩凛先一步进入车中,撩开车帘笑言相邀道:“太师与朕同乘一驾,如何?” 巫马立即行礼推却道:“臣一介卑微之躯,怎敢与天子同乘!臣谢过陛下一片心意!” 1 “哎,太师这可是多虑啦,与朕和穆王同乘,一来呢是便宜领会都城内的人文风物,这二来嘛又能听取太师的见解高论,岂不是一举两得,乐事一桩吗?呵呵呵……” 韩凛的笑声似乎是某种信号,身旁的内监一听,二话不说就将巫马良雨让到了车上。 之后,他听到南夏使团中的其他人,也被穆王请上了车,另有陪同的官员热情招待,果然这都是一早安排好的,先前不漏声色,只为打自己一个措手不及。 “秦川,你也一起上来。”就在随行人员迈开步子想要往外走的时候,韩凛那把清亮亮的声音穿透了车上的帷幔,带着不容拒绝的威仪。 心知不妥的秦川当下并未答允,可他不允车队便没有启程的意思,僵持了一会儿功夫后,他只得硬着头皮上了车,这才听见前方鸣锣开道的声音。 因为亲从被安排去了别处,巫马对着车内的中州众人,也开始感觉到了压迫和不自在。他装作看风景的样子透过窗口远眺,实则是在稳定心神。自己若有一时差池还是小事,怕只怕丢了南夏脸面,连累整个南夏朝廷被人轻视取笑。 “哈哈,太师不必心急!自这宫门到街市啊,还要走上好一会儿呐!”穆王笑着招呼巫马,语气熟稔的简直似多年老友。 “是啊,这一道咱们先坐车,等到了闹市口上再换步行!也好带着南夏诸位好好领略一番中州风光啊,呵呵呵……”韩凛亦计划得兴致勃勃,好像根本没人看出巫马的窘迫与思虑。 巫马回过头来拱手道谢,勉强挑了个话题道:“陛下身边这位总领当真是一表人才!方才听闻乃是中州大将之子,哎呀呀,这可真是虎父无犬子啊!中州果然钟灵毓秀、人杰地灵!” 秦川听着话头到了自己身上,还不知要如何作答,韩凛就帮其把话递了回去,“哈哈哈哈,太师果然慧眼独具,秦总领确实朕这中州一朝万里挑一的人才!” 1 听韩凛如此直接,秦川不免有些尴尬,可巫马心中的惊动显然更大。 他收回了话题,不便再问什么,只在心里想着前几日的那个判断,竟真是对的么…… 不多时,马车的行进速度开始缓慢了起来,窗外也传来此起彼伏的叫卖与吆喝声。 捡了一处相对清净的所在后,众人才在孙着的通传下出了车。扑面而来的吵闹,让耳朵也跟着兴奋起来,一双眼睛更是忙不迭地往四围张望。 脚刚一落地,一家装修考究大气的商号就映入了巫马的眼帘——只见巨大的金色牌匾上,赫然几个黑漆大字“中盛商盟”——这便是中州的国营商号,遍布东南西北,在南夏亦颇有声誉。 “太师,这就是此行的第一站。陛下特别交待,一定要带您来看一看。”穆王以手虚虚指着牌匾,脸上的笑容比春风还暖。 巫马不敢懈怠,就着手谢恩道:“真是多谢陛下信任!” 韩凛倒是不在乎地摆摆手,迈步就踏了进去,众人也紧随其后。 但见,屋内的装潢十分讲究,却没有贵气逼人的压抑与傲慢,反倒是古韵雅致,让人置身其中不觉心旷神怡、悠然自得。 靠东是一排长长的柜子,用格子窗分隔开来,看得出是办理不同事务的所在。 1 商号里的人都身着统一的淡雅色服饰,待人接物分外有礼,脸上皆带着从容的笑意。 旁边看得出是几间雅室,想必是商讨大宗贸易的去处,不时有伙计模样的人穿梭其间,奉上茶水小食。大堂内的等候区域里设着间隔匀称的雅座,别说是在这里等上一等,就是想稍作小憩似乎也没什么不可以的。 巫马看在眼里,心中则连连称叹:这般规格的商号,全天下也就只有在中州能够找到!难怪“中盛商盟”自开办起就急速发展壮大,这背后果然少不了一番心血付出。 出了商号后,一行人继续往前走,韩凛不紧不慢地说:“太师啊,这一带就是中州有名的集市,百姓商贾往来不绝,可算是都城内最繁华的地段。不仅中州的子民喜欢来这儿,就是南夏、北夷、后裕的商贾也是来来往往。甚至连远在边陲的云溪商人,也常常坨了大宗货物前来交易。” 巫马被这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所折服,不由得发出声声赞叹。 这次的出使的确让他获益良多,可一路上巫马仍在疑惑,这小皇帝为何如此慷慨坦荡?是只顾着彰显国力,而没有意识到应该藏拙,还是另有目的呢? 穆王一路引着众人,来到街上几家颇具规模的客栈旅店。 它们的装潢都各有特色,并没有现成的规格制度,有的是和集市相得益彰的中州风格;有的清丽婉约、小巧精致,是巫马熟悉的南夏风貌;有的则充满异域情调,连门口小二都是一身与众不同的外族装扮,一看便知是西北那边的风土人情。 当然,其中最引人注意的反倒是一家开在街角,相对冷僻幽静的小客店。 穆王特意指着那座建筑道:“太师莫要小看这间客店,这可是云溪商人最爱落脚的地方!” 1 “哈哈哈,看得出,看得出!云溪一族自村子建立之初就居住在山林深处,与世无争。如今他们都来中州贸易,真是难得啊,难得!”巫马笑着答言。 原以为,适方才的中盛商盟已是无可挑剔,现在所见,才知贵国实在周到,连落脚休整的客栈都如此用心讲究!” 韩凛哈哈一笑,丝毫没有谦虚的意思,“不仅是客栈旅店,再往前走还有一条百物街。食肆酒馆林立,不管是哪儿的当地菜都有!也算是让常年在外奔波的人,解一解思乡之苦吧。” 巫马的好奇心被勾了起来,行了个礼道:“哦?不知陛下能否引臣前去一观?这等百花齐放的场面,臣在南夏可是从未见过!”说完就憨厚地笑了起来。 这次是穆王接过的话头,“自然,自然!这条街走到头,再拐个弯儿就能到了!” 随着队伍地行进,酒楼茶肆、驿馆客栈果然一一出现在眼前,各自有着各自的领地,各自也有着各自的热闹。不时入耳的交谈笑骂声和飘出缕缕的饭菜香,让一行人都感受到了最真实的烟火气息…… 不知不觉,天色渐暗,街上的行人开始多了起来。 店家们也挂起了各色的灯笼,准备迎接一年一度的秋日灯会。 中州的秋日灯会的传统可算是由来已久,寓意为酬谢谷神保佑年成丰收,以及祈求来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人们门前挂着的、手里提着的,都是对未来的希冀与向往。那些沿街装点的花灯,更是人们心中共同梦想的凝聚:一愿阖家康健、平安喜乐,二愿家国安定、仓有余粮,三愿风调雨顺、年稔岁丰。 1 借着不断上涨的人潮,穆王适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