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宫纪事_入君怀(三)(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入君怀(三)(完) (第2/2页)

,今日交予殿下……殿下焚在寝殿今日,定会有所改善……”称心有些羞涩地笑着,面上微红。

    李承乾略微愣神,眸里不觉柔波似水:“那我便多谢称心了,你有心了。”

    “奴分内之事……能侍奉殿下,奴三生有幸,殿下何必言谢!”

    他心心念念盼着的人最后还是来了——只不过并未带来他所求的,而是阴着眉眼,提着刀。

    陛下领着侍卫和文臣,将那个真挚又纯粹的笑容,将他唯一的光亮斩成一片血红。

    何至于此?他们何至于此?

    他好似有些懂了,李承乾跪下身,在称心的碑前捧起一抔埋葬情人的黄土,忽然间泣不成声。

    父亲所爱的也许从来不是他,而是一个能肩负起大唐未来的、完美的储君,而这些,他李承乾再也做不到了。

    他从前最怕父亲的训斥责打,若是他犯了什么大过,他的阿耶必会一边责备着师长不严加管教、埋怨着妻子的溺爱纵容,一边让他到自己的便殿来亲自罚他。父皇是习武之人,又不必念着太子身份尊贵,老先生用戒尺打他三下都不如父亲的一下来得重,每次惩完,即使用了上好的药膏,他的屁股都得有几天痛得挨都不敢挨。

    可他此时突然很希望父亲用此种自他年长后再不曾动用的方式来罚他。让他长长记性也好,发泄怒火也好,让他伏在书案上,或趴在那人的膝头,让他用双手撩起外袍下裳,褪下裤子,只是露出方便他挨揍的臀rou。他二十一岁了,若真是以如此方式领罚,怕是要羞得满面通红,却在君父威严下只得在巴掌或者戒尺落下来的时候一下一下地闷声记数——那也是从前父皇另一种教诲的法子,若他数错了或漏数了,便要重头来过。

    他宠幸称心,目无法纪,违抗君命,以此表达自己的异议与不满,难道不值得领重罚吗?

    若是父皇将他后面打得淤血到发紫、如同火烧,仍无法消解半分心头之怒,再加上他稍有暗示那忌讳提及的一夜,陛下会不会就此将rou刃强硬地劈进他紧紧缩合的后xue?他的那处定会被撕裂出血、痛得他泪汗齐下。

    他回头望去,或许会看见父亲发红的双眼,心力交瘁道,这就是你想要的吗?

    而他会回——

    陛下……这便是儿臣朝思暮想的。

    可惜地,这一切自然都不会发生,正如一切都早已无法回头。

    而在偌大的两仪殿被群臣以千刀万剐的目光审视着俯首认罪时,李承乾都已全然料想到了一般,他垂下眸光,倏然想起他曾与侯君集说过,他知道即使登上皇位他也活不了太久,而侯君集一改平日对他的宽慰与奉承,哂笑道,即使侥幸做了大唐国君,他也会被永远地淹没在李世民的余晖里。

    可他并不在乎。

    若是谋反逼宫事成,他只想将他的阿耶锁在他的身边。不像他的父亲对祖父做的那般,仅是锁在大安宫逼jianian侮辱,而是让他日日夜夜留在甘露殿,留在他的身边。

    而这一开始本就几乎是不可成的奢望。

    毕竟他的父皇是那样英明神武,他会被青史一页一笔带过,而他该流芳千古,与天地共长,与日月腾光。

    他曾无数次想过让那个恩威并重遥不可及的帝王变回他的阿耶。而在被押送至黔州的那一路,他终于出了深宫闱阙,他望见市井喧嚣熙熙攘攘,向上是杲杲阳光与河清海晏,向下是谷粟足食的瑞雪丰年,他幡然醒悟,或许有些人生来就是要在帝王家,开创出一个绝无仅有的太平盛世,且为此可以不吝任何牺牲的。

    他突然想起母亲说过,为君者,定天下,治万民,威加四海,陛下是君主,他的身份本就位于他的本心之前。他看待你……也定是如此。

    他叹着气,叹上浮的尘土与下沉的人间。

    叹凡今之人,莫如父子。

    陛下,父皇,阿耶。

    他知自己命不久矣,自到黔州后便一病不起,而到如今缠绵病榻几月之久,几乎已没有力气出声了,只得在心里把这三个称呼念了又念。

    我们此生都不会再见了。我死了之后,我们天人永隔。你死了之后呢,长安与黔州隔了这样远,黄泉路上,我们也不会再相遇了。

    此等妄图弑君逼父的罪孽,竟只是被贬为庶人,他竟在此时才悲哀地意识到,纵然他们父子阋墙隔阂已久,纵然他干了那么多令他失望的荒唐事,他还是爱他的。他一世英名、缔造贞观治世的父皇在两仪殿以双手掩面,久久不语,终究还是没舍得杀他。他听闻父皇立了稚奴为太子,他分明那样喜欢魏王,此举不是为了保他又是为何呢?

    他竟然是爱自己的。李承乾很轻地叹了一口气,在一片透过枝叶牗窗的斑驳光影中阖上了那双像极了他的母亲、曾让李世民有过一瞬间失神的眸。可惜这一切早已到了无可挽回的地步——他知道得太晚了。他竟然是爱自己的,即使这份疼爱并不是他想要的那种。

    若我心存一丝侥幸,若我们来生还能相见……我还想见到你,阿耶。他想。

    只是到那个时候,你可不可以第一个找到我?即使今生你已经是最早将爱给我的那个人了。到那个时候……你可不可以不是我阿耶?到那个时候,你可不可以把我最想要的东西给我?可不可以像天底下再平凡不过的一对眷侣那样亲亲我?

    可是妄图弑君,即是不忠,妄想逼父,即是不孝,他这等不忠不孝之人,已是逆子乱臣,心尚存有悖父子人伦的痴心妄念,仍怙恶不悛,执迷不悟。桀跖不足比此恶行,竹帛不能载此罪名。他又能有什么资格来恳求一番上苍?

    事已至此,为之可奈何?

    窗沿花叶正稠叠,纷纷动秋凉,满院菊香暗袭来,寒蕊枯等一夜霜。——那我不求来生为人,既是这样,我便化作菊,化作风,化作照你的星月,化作夕雾与暮色,如此,也能落进你的怀里。他每日都被无法消弭半分的病痛折磨得浑身是汗,这夜入眠时嘴角却分明噙着淡淡的笑意。

    李承乾没能熬过那个冬天。

    李世民也似早有所感,那一阵他的长子常常入他梦里,知他本就日夜为国事cao劳还如此烦扰,让他好一番挂念思量,倒也像是怎么都揣摩不透他心思的承乾。梦里的长子都是早年的模样,聪颖早慧,懂事乖巧,被他亲自教导骑射、捉着手一丝不苟地写字的承乾,生病时额前的发丝被汗水黏连、脸色苍白却紧紧捉着他衣袖不放的承乾,棱角颇是似他、偏有一双像极了观音婢的眸的承乾。梦里的承乾没有突然患了足疾,没有变得多疑偏执,没有宠爱乐师道士,没有在夜里赤身裸体地爬上父母欢爱过的龙榻,没有身为人子却满目含着对他如妃妾一般的爱怨情欲。

    可即便那些事真实地发生了又怎么样呢?疲惫万分的帝王仍然在梦里忍不住声音颤抖地对那个分明不存在的幻影开口唤道,承乾。好像再唤一声,就能唤回那个往日意气风发的皇太子。

    他早有所感,仍不由得心下一阵钝痛。今年的冬日格外寒渗,他的承乾便是在这样萧瑟的冷意里长逝人间了吗?

    而自他死后,任他偶尔思念,李世民竟是再也没有梦到他早逝的长子,好像他就此化作了人间一场匆匆即逝的雨,再也淋不进太极宫宏伟瑰丽的九重宫阙。等到下一年秋风又来,鬓角已然斑白的天子登上阁楼,星月方现,瞩目萧条,他洋洋洒洒写下一首长诗,字尽搁笔不过片刻,竟不住泪洒衣襟。

    只见那白纸黑字写道:

    “衣碎荷疏影,花明菊点丛。袍轻低草露,盖侧舞松风。

    ……

    落野飞星箭,弦虚半月弓。芳菲夕雾起,暮色满房栊。”

    夕色将他的一身日光染成了橘色,一眼望去,竟似被萧然秋景扑了满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