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尘埃落定 (第1/2页)
从血泊中将晏惊棠抱起来的时候,李则渊觉得自己要疯了,怀中的身体尚且是温热的,可鲜血捂都捂不住,顺着他的指缝流了满地。 “将军……” “则渊……” 周围人好像在叫他,可他好像聋了,什么也不管,只是抓着随后赶来的宁乘风的衣袍,喃喃道:“找大夫,找大夫,救救他……” 眼中落下两串泪珠,血似的。 宁乘风跟着李则渊许多年了,从没见过他这般狼狈,也有些心软。 反正戏已经做足了,那么多人都看到捅死昭明帝的是晏惊棠,大方向对了,目的就达成了,剩下的细节总能圆回来,李则渊若是真的喜欢,那便随他吧。 宁乘风称陛下驾崩,使亲卫拦在殿外,不让人打扰,连李泽玉都被他“请”走了。 太医院的人一茬一茬地来,手忙脚乱地拔箭,止血,嫌李则渊碍事,也将他赶到外面。 李则渊坐在殿外的阶前,手上沾满了晏惊棠的血,眼泪干在脸上,被风一吹,凉得发疼。 他一声不吭,看着指尖的鲜血发愣,不知道在想什么。 宁乘风叹了口气,叫人打了盆水给他擦干净。 李则渊也不反抗,魔怔了似的。 门口跑过来一个通传的小兵,到宁乘风耳边压低了声音道:“大人,外面来了一妇人,自称是定北侯夫人。” 宁乘风没说话,看了一眼李则渊,果然见他眼眸微抬,又“活过来”了。 李则渊沙哑道:“让她进来。” 来人正是徐婉仪。 一路上那么大动静,发生了什么她早就听到了。 按理说造反的罪名该株连九族,她此时还能这么在外面,一来是因为兵荒马乱的没人顾及她,二来也是因为她从不抛头露面,几乎没人认识她,也不知道她的身份。 李则渊在定北侯府来来去去那么多次,自然是见过徐婉仪,但徐婉仪是不知道他的。 徐婉仪跪在李则渊面前,低垂着头,看不清神色,只是声音微微颤抖:“定北侯之妻徐氏见过季将军,敢问将军,我家侯爷现在如何了?” 李则渊走了两步上前,伸手将她扶起来,低声说:“别担心,会没事的。” 也不知道是在安慰她,还是在安慰自己。 徐婉仪眸光微动——进宫之前,卓清对她说过,若是实在走投无路,去找季则渊。可听到的消息说,正是季则渊一箭射中了侯爷,来找他之前,徐婉仪也是忐忑的,现在看来,卓清却没有看错人。 一会儿,殿内又走出来几个人,手里托着一个金盘,盘中放着一支血淋淋的箭。 李则渊忙追问:“如何?” 为首太医道:“伤口颇深,虽救治及时并未大出血,但贵人体弱,能不能醒来还得看造化了。” 李则渊那一箭是奔着取昭明帝狗命去的,被晏惊棠硬生生挨下,就算运气好未伤到脏腑,也是十分凶险的。 徐婉仪听明白了,她抹了抹眼睛,看向李则渊:“我略懂些医术,我能进去看看他吗?” 李则渊点头。 徐婉仪进去之后,宁乘风见他仍站在阶梯上,垂眸不知道在想什么,问他:“您不进去看看侯爷吗?” 李则渊闭上眼睛,想起晏惊棠中箭之前看他的那一眼—— “不了,”李则渊深吸一口气,低声道,“我做了他不喜欢的事,我怕他见了我,就不肯回来了。” 没一会儿,天色渐晚,又有一封战报送到李则渊手中——边境告急,蛮夷数十万铁骑压境。 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晏惊棠料想的状况还是发生了。 可晏惊棠还没有脱离危险,李则渊在殿门前坐了许久,将信纸翻来覆去折了好几折,宁乘风带兵站在他面前,等着他做决定。 宁家世代忠于镇南王府,不管李则渊做什么决定,他都服从。 不知又过去多久,李则渊站起来,一如三年之前那般,说:“我去西北。” 宁乘风一愣:“好,那属下马上去……” 他话没说完,李则渊做了个暂停的手势:“我去就行了,不用你,你带些兵马留在盛京。” 此地还有那么多烂摊子,太后刚刚去世,云妃的西南部族虎视眈眈,京中说得上话的皇子只剩下一个李泽玉,但云妃是李泽玉生母,天知道他的心是往哪边拐的?没人守着这里他真的不放心。 宁乘风沉声道:“世子,我知道你担忧,但今时不同往日,蛮夷早知中原内乱,他们此次是下了血本的。先前听说不知道从哪冒出来了两万兵马顶上,这才拖了几天?您还要留一部分兵马在盛京,这不是找……” 这话不太吉利,宁乘风面色难看,将后文咽了回去。 李则渊理了理身上的铠甲,偏头跟随侍吩咐军中安排以及军队去留,闻言头也不抬道:“我跟那些杂兵不一样。” 宁乘风咬牙道:“就算不一样,您一个人又能改变得了什么?” 顿了顿,又说,“我父亲答应过王爷,要好好保护您,这个命令我不服从,我绝不会看着您去送死!” 李则渊抬眸看着他,忽而笑了,问道:“你还记得我们刚从府里逃出来的时候,你对我说过什么话吗?你说,‘将来我们反了那个狗皇帝,你当皇帝,我可以当个摄政王辅佐你’,现在我给你这个机会,乘风哥。” 宁乘风当然记得。 可他们那时候才多大? 那时候李则渊遭逢大变,每天跟个木头似的板着脸,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