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因何谋反 (第1/2页)
是夜,卓清收到晏惊棠的消息,连夜去找了周子琰。 这位刑部侍郎大人正值而立,生得温润,与周柏极相似,此时未寝,独坐于灯下观看公文,听见窗外的动静,微微抬眼,低声问:“是定北侯爷的人么?” 卓清翻窗而入,跪在地上:“定北侯府侍卫统领卓清,见过周大人!” “客气了,快起来,早听犬子说起过你了。”周子琰倒是没什么架子,随口招呼了一声,又替他倒了一杯水递过去,“我听说侯爷病了不见外客,如今身子可好些了?你深夜找我有什么事?” 卓清却跪在地上没有起来,反倒拜了下去:“我家侯爷想请大人帮忙,救出宸王殿下。” 这就有些大逆不道了。 周子琰目光一暗,往四周扫了一眼,确认无人之后后退了两步坐回去,面上表情也淡下去,压低了声道:“你可知你在说什么?宸王殿下犯的是谋逆之罪,定北侯是要造反吗?” 卓清抬起头看他,乌眸雪亮,一字一顿道:“定北侯不会造反。” 这世间谁都有可能造反,唯独定北侯不会造反——连昭明帝大概都是明白的,所以一边嫉妒他们的威望,一边将他们往死里欺负。 周子琰垂头与卓清对峙许久,似乎也是清楚,叹了口气,首先松弛下来:“你先起来吧。” 随后拉开桌案下的矮柜,从里面取出一枚龙眼大小的玉坠,递给卓清:“这是秋狝之后犬子交予我的,说是与侯爷交谈之后莫名出现在怀里的,底下有定北侯府的家纹,可是你们府上之物?” 见了此物,卓清目光一凝,沉声道:“是。” 周子琰又问:“何用?” 卓清如实道:“可调用侯爷手上的私兵。” 周子琰一惊:“多少?” 卓清道:“约莫两万。” 周子琰的目光顿时有些复杂,定北侯先前手上掌那么多兵马,又有两万私兵,竟还被陛下逼迫至此,看来当真是没有谋逆之心,不然江山早该易主。 但这种时候,定北侯将这东西交给他又算怎么回事?难不成要煽动他造反吗?他一个文官,既不会带兵打仗也没有那么大野心,还是算了吧。 他问:“侯爷可有告诉你,为何要将此物给我吗?” 卓清轻声道:“侯爷此番身陷囹圄没法有大动作,他在京城中没什么信得过的人,只知您为人温暖良善。他日若是山河动荡,这两万兵马足以保您周家上下平安,也望您能出手,护住定北侯府中人。” 听完他这话,周子琰目光动容:“我与侯爷交情不深,他就这般相信我吗?” 卓清垂了垂眸,低声说:“大概因为周小公子是个好孩子吧。” 周柏与阿念混在一起久了,肯定认识定北侯府的家纹,他没有将怀中莫名其妙出现的玉坠还给阿念,却交给了周子琰,想必也是看出了点什么,而他选择相信周子琰,那晏惊棠也愿意相信。 但这只是其一。 其二么,就不太能明说了—— 就算周子琰狼子野心阳奉阴违,也是个不会武的文官,要杀他太容易了。 不知道他心中所想,只是听他说起周柏,周子琰的目光又柔和了一些:“犬子顽劣,多有叨扰,叫侯爷见笑了。” 而后将卓清扶起来,将玉坠塞到他手里:“你也不必客气,宸王殿下之事我会想办法,定不会辜负侯爷的信任。这坠子你就拿回去吧,我周府上下十几口人,也凑不出一个会带兵的,怕埋没了人才。” 卓清从地上站起来,却没拿坠子,只道:“周大人还是收着吧,先暂时保管着也行,这坠子放在定北侯府任何一个人手上都不安全,若有一日我们能脱身,自当向周大人讨回。” 他这话说的实在耐人寻味,再加上先前定北侯病不见客,身陷囹圄云云,让周子琰觉得不对劲,抓住他的手腕问他:“侯爷是不是出事了?” 卓清拍了拍他的手,乌黑的眼睛直视着周子琰,缓缓道:“侯爷不会出事的。” 又几日,西北援军临到盛京城下,将朱成钧的人马团团围住。 朱成钧心知造反无望,仿佛有冤要鸣,被城楼上的季则渊一箭射穿了头颅,暴毙当场。 剩下的叛军不成气候,季则渊预计不出三日就能收拾完,等到宫里的消息一到,他就能顺理成章地将昭明帝宰了。 事情顺利得不可思议。 直到西北传来战报,说边境失守,城门将要被西夷人攻破。 季则渊对这个国家没什么感情,他少时大病一场,将懵懵懂懂的欢心过往忘得一干二净,记得的就只有仇,只有端王府里暗无天日的黑室,只有冰冷扎手的刀与剑…… 毁了就毁了,反正他不在乎。 可晏惊棠在乎。 他们晏家人大概是脑子不好,为了一个千疮百孔的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