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5章前夜(下) (第3/4页)
,在健全现有的反垄断法和累进税法规之外,新增一项关於巨额财产继承权的立法‘推恩继承法’。汉武帝当年为了削弱藩王颁布了推恩令,它被称为历史上最无解的yAn谋,用在资本身上可以有效削弱资本世代积聚的滚雪球效应和门阀化趋势。即个人遗产均等的分给第一顺位继承人继承,这个第一顺位继承人既包括婚内的子nV、配偶,也包括婚外的子nV,再不会出现类似某个富豪将大部分资产交给某个钦定的子nV接班,杜绝个人资本世世代代无限膨胀累聚的现象。 第五,提起某些飞扬跋扈的资本家形象,人们脑中往往会浮现出这样的画面,首先是官商g结的酒酣耳热、觥筹交错,其次便是资本家如何被一群殷勤听话的手下们前呼後拥的样子。某些私企的安保力量,俨然已经成了企业主个人看家护院的私人武装,根本不讲什麽法律原则,只以听从于企业主的命令为天职,对维权的职工或个人极尽打压,甚至还制造过某些刑事案件。这种以企业安保力量为主T的私人势力,对一个自由民主的法制国家来说是种巨大的隐患。因此可以对应的设立‘安保管理司’为政府特设机构,将所有社会安保力量统一收纳,需要安保力量的企业缴纳一定的安保费以获取劳务派遣服务的形式得到安保服务,禁止任何规模以上企业私自招纳安保人员,以杜绝某些企业的保安充当私人看家护院的家丁和打手。 以上就是对资本如何进行制约的一条前提、四条举措,介於温和与严厉之间,也是私以为社会双方还算能够接受的,再过严厉的话,就难免有左倾的苗头了,而资本是流动的,在一个自由的社会,过於左倾的政策等於是在b资本出逃,掀起一GU向海外转移资产和移民的浪cHa0,这会使社会经济不堪承受。” 雷霆不禁长吁了口气道:“你的长篇大论听起来倒像那麽一回事,尤其是那条效仿古代‘推恩令’的‘推恩继承法’,先不谈能不能对资本起到分化的作用,对限制富豪们的个人生活作风肯定能起到一定的效果,让他们难以再肆无忌惮的沾花惹草,若是不小心多了个私生子出来,就不是一笔抚养费能够打发的了。” “说到‘推恩令’,其实民主又何尝不是一种‘推恩令’,西方发达国家之所以在全世界推广民主制度,其实也是出於民主制度是一种JiNg密复杂的社会制度,简单的推行效仿,很容易画虎不成反类犬,使得社会混乱、国力衰退。西方社会用了上百年的时间不停调整纠错才让这套制度得以顺利运行,因此他们有足够的底气断定其他新兴国家一时半会驾驭不了这套制度,因而它成为西方发达国家的一种‘推恩令’在全世界推行,为的是让可能後来居上仍未摆脱影响的竞争国家从内部斗争瓦解,沦为他们霸权收割下的弱国或附庸国,以此达到他们的战略目的。” “这点我非常赞同,民主既是大势所趋,也是西方国家大力推广的一种‘推恩令’,这是一种无解的yAn谋,也是所有新兴国家在从传统政治到现代政治的发展中必须面对和迈过的一道坎,不是自我革新就是等待被革命,除了这两条路没有第三条选择,而我们的国家如今不幸正处於後者。”说着雷霆忽然话锋一转道,“既然今晚我们畅所yu言,我也想直白的问你一句,目前的政府在你看来还有迈出後者的困局,重新选择前者的希望吗?” 邵凡略有惊讶的望着雷霆,“既然我们都已走到了这一步,这种问题还有什麽意义。” 雷霆无所谓的一笑,“当然只是纯属好奇。” 邵凡收回视线,望着夜sE中的起伏山影道:“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不过是一种理想化的想当然,试问假如一个人g尽了恶事,在最後即将受到惩罚的关头忽然说要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那这种说辞岂不成了今後所有恶人先尽情把坏事做尽再在最後关头选择‘改邪归正’的绝好藉口和理由。既然当初选择了举起屠刀,甚至刀口都沾上了鲜血,就必须要付出相应的代价!如果当前的政府马上选择交出权力给予人民进行政治改革,并且让之前倒行逆施的最大责任人也就是教统部长彻底下台,在我看来还有几分挽回的余地,否则,任由教统部长继续稳坐江山,则没有一丝缓和局势的可能。” 雷霆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对待这个问题,我们的看法基本一致,这个国家最大的问题在於T制,而T制最大的问题在於教统部长,虽然教统部长也是被T制所造就的,但他如今的作为却早已超出了T制的掌控,完全是要根据他个人的一意孤行来改造这个国家。” “T制最大的问题绝不只在於教统部长,还在於千年的传统在国民心中根深蒂固,人们自下而上选择层层顺服,即使眼看一位擅于弄权却治国无道的人谋得大位也只能唯唯诺诺、任其摆布。不管是被革命还是自我革新,T制的改变往往在旦夕之间,可人心的改变却非朝夕之事,所以怎样从人心着手尽快改变这种面对权力深入骨血的奴X,让民众得到思想上的成熟启蒙,也是保证民主制度能够顺利有效运行的重要一步。” “那这一步又该怎麽走?” “大的方面当然还是保障言论自由下的解放思想、百花齐放,至於小的方面,将h宗羲曾经的一个设想某种程度上加以实现,不失为一项好的策略。他在《明夷待访录》中提出了:‘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於学校’和‘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於学校’的主张,其意在於,让天下是非的评判归於天下学子,天下政事的得失由天下学子共议,使学校成为社会的舆论中心,甚至成为类似议会的机构,发挥议政辅政的作用。这条主张的提出在那个时代是破天荒的开创,甚至放在如今也属於剑走偏锋的激创思想,因此结合实际选择部分加以实现是b较稳妥的做法,b如在电视台设立一个的节目,以电视模拟议会的形式从各所高校中遴选出几百名学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